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漳浦村民集資 重建上千年古佛寺

漳浦村民集資 重建上千年古佛寺

日期:2016/12/14 12:06:19      編輯:古代建築

    漳浦縣官浔鎮溪坂村有一座已有上千年歷史的古佛寺,因為年代久遠加上人為破壞,變得破敗不堪成為危房,村民集資300萬元,在舊址重新修建。近日,溪坂村舉行紫興寺大雄寶殿落成儀式。

    古寺重新修建

    1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紫興寺。溪坂村家家戶戶都來到紫興寺廣場,全村村民一起吃鹵面、甜粥,現場更有大鼓涼傘等民俗表演,非常熱鬧。

    紫興寺大雄寶殿籌建理事會秘書長曾陸三介紹,紫興寺於2013年11月18日動工重建,投資約300萬元,歷經1年多建設而成。佛寺占地6畝,分樓上樓下兩層及廣場,一樓主要作為理事會管理場所,二樓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地藏王等神像,廣場供村民舉辦活動和休閒之用。據了解,廣場上還將復建“策士亭”。

    已有上千年歷史

    據介紹,唐初閩南發生“蠻獠嘯亂”,陳元光隨父陳政率軍入閩開辟閩疆,恢復閩境安寧後,在此興建了佛寺。南宋末少帝被元兵趕到福建後,曾在村坊馬口一帶建行宮開科取士,揭榜前元兵追近,少帝君臣匆忙來到佛寺避難,後來投考士子皆被傳旨賜為進士,榜單用樹枝畫在溪邊沙灘上。少帝動身南逃前,曾賜銀兩建造一座六角亭,這座亭子被命名為“策士亭”,而寺廟後面的溪流因此也被命名為“策士溪”。

    佛寺歷盡滄桑,到了康熙39年(1700年),紫溪翁氏從三古遷至溪坂,延續了寺廟600多年來的香火。上世紀60年代,“策士亭”被拆,整座寺廟由於年久失修,已成危房,珍貴的歷史文物被毀,只留殘垣斷壁。

    2012年底,在村裡長者倡議及村干部支持下,紫興寺大雄寶殿籌建理事會決定對紫興寺進行全面恢復重建,得到鄉民善男信女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