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川西旅游環線捧出大同古鎮

川西旅游環線捧出大同古鎮

日期:2016/12/16 18:46:37      編輯:古代建築
  大同古鎮特色:吊腳樓溶洞古廊橋唐代石刻摩崖造佛群像 

  西出邛崃十八公裡,隱藏著一個鮮為外人所知的古鎮——大同,它西通天台山,北臨花水灣、西嶺雪山,是川西旅游環線上的重要一站。但長久以來,由於道路不便,這個集古吊腳樓民居、天然溶洞、百年古廊橋和唐代石刻摩崖造佛群像為一體的古鎮卻“待字閨中”。記者昨日從邛崃市了解到,隨著今年底該市即將啟動的川西旅游新環線建設,大同古鎮將打造成為花水灣到天台山間的重要旅游連結點,向廣大游客亮相。 

  上幽幽吊腳樓 

  看熙攘老集鎮 

  昨日正逢大同鄉的趕場日,記者剛進場鎮就看見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依山傍水而建的古集鎮,具有川西茶馬古道上各種建築特點。數百年前就有的“湖廣會館”等古建築沿街而建,至今保存完好。其中最具特點的正街、河邊街、新街等三條街古樸雅致,是古川西商貿集鎮的縮影。記者看到,這裡的沿街底樓為商業店面,二層為吊腳樓雅座(室),不少吊腳樓都帶美人靠,既可在其間品茗、小酌,又可觀賞集市盛況,領略當地民俗風情。 

  探秘天然溶洞 

  輕踏百年古廊橋 

  “古鎮下街口500米的地方,有兩個天然溶洞!”大同鄉陳副書記告訴記者,“哪怕是最熱的夏季,洞內溫度也只有20攝氏度,是天然的‘空調’!”記者看到,洞口處有汩汩清泉湧動,孩子們正在玩水。陳副書記介紹說,洞口大的這個溶洞洞長約500米,但石鐘乳發現不多。小的溶洞卻岔洞甚多,裡面石鐘乳、石筍、石镘頗豐,但至今沒有人完全走通過,是個探秘的好地方。 

  而離古鎮8公裡外的百年古廊橋,更是讓記者大開眼界,古廊橋為全木制結構,橫臥河面,有近30米長,不時有背著背篼的山民穿梭往來於橋上,累了,就在橋上的美人靠上小憩一會兒。記者輕踏古廊橋,雖有點顫悠悠,可一想到它已過百年卻安然於此,不由為工匠的手藝叫好。 

  唐代摩崖造佛群像 

  搭上新環線亮相 

  邛崃多石刻摩崖造佛群像,但隱匿於山野間的不在少數。記者了解到,大同鄉石筍山上的摩崖造佛群像開鑿於唐大歷三年,其雕鑿內容題材有佛教故事、天王力士、飛天舞樂等。這些藝術珍品多年以來不為外人所知,如今搭上旅游新環線的快車,也將亮相於世人。據悉,邛崃大同到大邑出阝江鎮路段改造將全部按照四級公路標准進行,為寬6.5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上現已通車的邛崃夾關到大同的山區二級公路,以及大邑至西嶺雪山的旅游公路,一條貫穿大邑西嶺雪山—花水灣—出阝江鎮—邛崃大同—水口—高何—天台山—邛崃夾關—雅安碧峰峽風景區的新旅游環線將全線拉通,“環線十景”也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