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障崗村 古村寧靜,遺跡猶存

障崗村 古村寧靜,遺跡猶存

日期:2016/12/15 22:30:54      編輯:古代建築

障崗古村已有620年歷史,雖沒有楊柳依依的韻味,卻自有一片寧靜和諧之感。

以前的四耳樓。資料圖片

村落前的一條護村河,清澈見底。

  耀斗胡公祠是村落的重要建築之一。 圖片來自磨房,請作者與本報聯系,以便開稿酬。

黃伯站在榕樹前。四耳樓被拆毀,只有榕樹長得遒勁。

立在障崗村村口的石碑。

村裡一些被毀壞的石條。

  在廣東,最吸引我的莫過於那些歷經幾百乃至上千年的古村落,每每走進這些至今保存著許多年前的生活狀態和建築原貌的古村落,便宛如走進了歷史……

  邂逅障崗古村,本不在我們的計劃中。周末朋友相約到鐘落潭尋美味,席中談及嶺南古村落,一友人說,這附近有一荒廢的古村落,遺跡猶存,卻苦於無人保護,日益破舊。於是眾人興趣頓起,一起前往一探。

  踏訪

  村裡尚有一人留守

  障崗古村落位於鐘落潭鎮障崗村,我們一路尋去,問了幾個背書包的中學生,均告訴我們未曾聽聞這個古村落。未見村落遺跡,我們已有些沮喪———連附近的後生一代都不了解,這個古村的破落可見有多嚴重。

  汽車在105國道掉頭右拐,往前開近兩公裡,一座土磚瓦的古村慢慢進入了我們的眼簾。

  村前地上雜草叢生,沒有雞鴨鵝漫步其中的身影,也不見有人居住於此,只有一塊刻著障崗古村的石碑孤零零地立在村口。朋友感歎,“三年前來這的時候,草叢還是低矮的,還有一個80多歲的老太太居住於此,但也僅有她一人居住於此,還熱心地帶我們參觀。”

  將車隨意停在入村的主道上,我們一行幾人進村。才走幾步,便見到一個60多歲的男村民,看見我們憨厚地笑著。朋友近前向他打聽之前居住在這的老太太,結果巧得很,這個男村民黃伯就是三年前帶朋友游村的老太太的兒子。說及母親,黃伯有點傷感,他告訴我們,老太太上個月剛離開人世,現在他一個人居住在母親以前居住的房子裡,就想守在這裡直到終老,不想離開了,但是自他之後,估計再無什麼村民願意到這來居住了。眾人聞之戚戚然。

  村中物品幾無所存

  黃伯帶我們游村,障崗古村其實不小,一條青石板路把古村落與外界聯系起來,踏在清脆的石板路上,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那麼古樸。障崗古村坐北向南占地近100畝,村邊有低矮的丘陵地帶,黃伯說,村落建築已有620年歷史,該村為胡姓始祖“七宣儀”於明代洪武年間由南雄珠玑巷遷此定居。村口多是土磚房,越往裡走,就越多見到青磚房。每戶人家大小不一,有的人家多達6-8間房,估計以前在村裡也算是小康之家。黃伯說,以前村民遷出的時候,這裡每戶都留下不少家具或農耕器具,但是基本上都被盜賊給偷走了,現在每戶人家都是空蕩蕩的。我們來到一戶人家,卻早已是人去樓空。穿過狹窄的腳門,來到小院子裡,一口水井正在院子中央。黃伯很驕傲,他說村中水源豐富、水質優良,上世紀80年代村民還飲用井水和山泉。

  村落的前面是一條護村河,清澈見底。池水四周種滿了樹木,雖沒有楊柳依依的韻味,卻自有一片寧靜和諧之感。海拔200余米的秀逸的丘陵蜿蜒起伏,終年郁郁蔥蔥。東有五雷嶺,東南有形似獅子的獅嶺,南面有仙鶴歸巢的白鶴嶺、馬鞍繞帶的馬嶺等,山上山泉清澈,聽黃伯說出產金錢草、人字草等100多種草藥。

  古跡

  耀斗胡公祠與世隔絕古風猶存

  村前東南端建有“耀斗胡公祠”(建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和“秀芳書捨”,祠堂書捨兩側有四條筆直古巷,一米多寬,悠長而又古樸。古巷均用麻石鋪地,60座“五龍過脊”計300間房屋,井然有序分布在巷內。

  清代乾隆二十八年擴建的“耀斗胡公祠”是村落的重要建築之一,門樓很高,三進三間,坐北向南,前為池塘和護村河,由耀斗公之子雨衡公修建於1677年,總面積有600多平方米,麻石牆基,青磚龍卷鵝風水山牆。灰塑瓦脊,檐柱為紅水砂杉。整個祠堂的建築裝飾非常富有嶺南民間特色,(土犀)頭保留有灰塑布紋飾,內牆面尚存部分彩繪。梁架斗拱上保留了精美的人物花草木雕。祠堂原左側為“毓秀”,右側為“凝芳”。中進屏風上方,懸掛木匾“務本堂”。務本堂三個字顯示胡氏以農為本、一耕為務的追求,也反映了嶺南農耕文化源遠流長,一直是本村村民聚會、議事、宴席的中心。上世紀末,村民400多戶已全部遷至田心(土名)建樓而居,留下這片古屋群,而這個昔日輝煌的祠堂也日漸衰敗了。

  槍眼碉樓野草橫生見證滄海桑田

  村前村後分別建有二耳樓(建於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和四耳樓(建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槍眼碉樓,1958年被拆,現地基尚存。兩耳樓如今已成為野草的世界,大塊的石板牆上還殘留幾個槍孔,可以看出以前的軍事防御作用。黃伯說,抗日戰爭年代,全村幾百人就是躲在這碉樓裡面防守,幾個月日本兵沒攻進來於是放棄了這個古村,村民因此而得以保全。但是1958年的時候被強行拆毀大煉鋼鐵,有些一米多長的石條如今仍倒在地上,而一棵長勢遒勁的榕樹盤旋在亭口,見證村落的滄海桑田。

  村前西端入村口豎“奉憲嚴禁強丐”石牌一方(乾隆六十年(1795年))。“四耳樓”右側建有面積1200平方米的寬大宏偉的“新廳”議事廳,廳後有寬闊的後花園。園側有一口挖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古井。廳堂又高又寬,中間供奉的是祖宗牌位。廳堂兩邊有房間,是供人休息的地方。門兩邊和橫梁全部是用石板做的,雕刻得比較精細和典雅。

  攻略

  自駕:深圳上廣深高速-華南快速-京珠高速-在鐘落潭出口下高速,古村就在長腰嶺下。

  聯游:障崗古村周邊還有許多有特色的古村落,也可以一行。最著名的有從化的錢崗村。

  采寫、攝影(除署名外):

  南都記者 蔡賢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