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展新姿 溫泉之鄉意更濃
日期:2016/12/16 18:16:43   編輯:古代建築良好的發展環境
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作為千年古鎮、溫泉之鄉,有著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是區位條件優越。距亞運村17公裡,域內立湯路縱貫南北,順沙路橫貫東西,六環路穿境而過,路網四通八達。
二是自然環境優美。背依蟒山、大楊山自然風景區,溫榆河等八條河流縱貫交錯,亞洲最大的平原苗圃點綴其間,林木覆蓋率達到60%,被國家環保總局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鎮”。
三是地熱資源豐富,溫泉歷史悠久。經地質資源勘查,以小湯山為中心,按深度2000米、井出水溫度大於40攝氏度圈定,全熱田面積86.5平方公裡,儲存的地熱資源總量約含6.5億噸標煤的發熱量,每年可開采熱水437.2萬立方米,平均水溫在40-50攝氏度,最高水溫可達70余攝氏度,屬重碳酸鈉鈣型氟硅醫療熱礦水,不但對皮膚病、關節炎等病有較好的療效,而且還有潤膚養顏、延年益壽之功效,故被稱為一盆金湯。
歷史上從宋、元、明、清到近代,諸多皇家、政要、巨賈都趨之若鹜,在小湯山修行宮、建別墅。古人稱熱水為“湯”,因小湯山有溫泉常年滋潤,名人雅士常在此賦詞吟詩。清朝康熙、干隆皇帝多次來小湯山。相傳干隆皇帝很愛游山玩水,小湯山的秀麗風光和得天獨厚的清澈溫泉,使得干隆皇帝大為贊賞,當即下旨在小湯山溫泉處修建行宮一座,還封了小湯山“京北溫泉第一鎮”的美稱。如今,當年行宮的竹竿山北崖,還镌刻著干隆皇帝的御筆“九華兮秀”;在東側山腳下,則留有專供慈禧沐浴的浴池遺址。
解放後,黨和政府在小湯山建起了溫泉療養院,成為勞動人民的療養勝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先後多次到小湯山視察。小湯山因溫泉而馳名,因開發豐富的地熱資源而發展。上世紀70年代以前,溫泉水自流,造福當地人民。50年代主要用於醫療康復, 80年代用於種養業, 90年代利用地熱資源引進資金興辦康復療養、旅游度假、房地產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全鎮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單位40余個,固定資產超過18億元,年直接經濟效益1.9億元以上,從業人員4572人。
作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確定的中國可持續發展小城鎮,近年來,小湯山鎮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調整優化農業、鞏固提高工業、大力發展三產、加快城鎮建設”,使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獲得了“全國小城鎮建設先進鎮”、“北京市村鎮建設示范鎮”、“京郊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首都文明鎮”、“首都平安示范鎮”、“全國創建文明鎮村工作先進鎮”、“首都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多項殊榮。
在農業方面,鎮黨委、鎮政府依據地區優勢,以富裕農民為主線,突出特色種植、特色技術、特色管理、特色加工四個方面,抓住設施農業、籽種農業、加工農業、觀光農業、精品農業、創匯農業六個重點,一大批高科技農業項目相繼在小湯山安家落戶,特別是以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為龍頭,逐步形成了以小湯山特菜、林木種苗、花卉、淡水魚養殖等為主的一批優勢產業,全鎮農業正在向產業化、專業化、現代化方向健康發展。
在工業發展方面,形成了以鎮工業園區為核心的現代制造、都市加工、新型建材、彩色印刷、電子產品、食品加工等多種行業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利爾耐火材料、環宇電梯、光明日化、明盾技術、居其美業等一批企業在小湯山得到發展。目前,全鎮工業企業已發展到130多家。
第三產業發展迅速,以納帕溪谷、保利壟上、太陽城、橘郡住宅小區、湯house為主的房地產業共投資60億元,完成開復工面積近200萬平方米。同時,舊村改造穩步推進,投資4億元的大湯山村、小湯山村、常興莊村舊村改造即“雙興苑”和“常興家園”農民新村建設完畢,小湯山村和常興莊村大部分農民已搬遷上樓。
新興的支柱產業
隨著經濟的發展,旅游業日益成為小湯山鎮的支柱產業,涵蓋了名勝古跡、現代娛樂、康復療養、休閒度假、知識博覽、民俗風情、觀光農業七大系列,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齊備的接待服務體系,成為遠近聞名的假日休閒旅游觀光勝地。九華山莊是以溫泉養生和醫療保健為突出特色的大型綜合性度假酒店,2005年共接待游人110萬人次,年營業收入達4.45億元,已經成為北京市旅游會展的龍頭企業。
龍脈溫泉度假村地處故宮中軸線上,是集住宿、餐飲、娛樂、會議、休閒度假為一體的高檔度假村。中國航空博物館已經收藏114種型號、294架飛機,大多為國家珍貴文物,世界航空珍品,是目前亞洲最大的航空荟萃地。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是北京市首家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是國際農業先進技術、品種與現代農業管理的博覽園。目前已入駐企業34家,總投資25億元,形成了小湯山特菜、林木種苗、花卉、鴕鳥、高檔淡水魚、肉用乳羔羊等一批優勢產業,成為北京市高科技農業試驗示范基地和對外展示的窗口。
英達生態園是一座集民俗文化表演、特色飲食、溫泉洗浴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旅游觀光園,時刻讓人感受到“綠色健康,回歸自然”的生活理念。到目前為止,小湯山鎮旅游企業總數已達40余家, 1-5星級酒店一應俱全,擁有餐位13000余個,床位10000多張,能夠適應不同旅游者的食宿需求。旅游經濟已步入全面、快速、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基本形成了聯合促銷、資源共享、友好合作、捆綁發展的新格局。
從現在起到2010年,是全面推進“三個首選之區”建設,構建和諧宜人新昌平的關鍵時期。按照昌平區“十一五”規劃中確定的“一帶兩軸、一城多點”的發展目標,作為北京平原地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條件最為優越的地區,同時具有“中國溫泉之鄉”的品牌和首都大量的消費群體,小湯山鎮將努力打造立湯路沿線以地熱資源為基礎的東部休閒度假、都市農業產業發展軸,把九華山莊打造成北京郊區旅游會展的“旗艦型”企業,把龍脈溫泉、富來宮、湯山假日、紅栌山莊、英達生態園等一批企業培育成知名旅游企業。
在發展溫泉企業的基礎上,再引進幾家高品質的溫泉旅游企業,提高品質,形成集聚效應,增加旅游收入。同時,將民俗游與溫泉度假休閒旅游相結合,拓展民俗旅游思路,規范民俗旅游市場,將民俗生活、民俗文化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小湯山地區的休閒度假、康復療養和旅游會展業的全面發展,同時帶動昌平東部地區旅游業的共同發展。
多彩的文化節日
第三屆小湯山溫泉文化節是小湯山鎮在成功申報“中國溫泉之鄉”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在打造“投資創業、旅游休閒、生活居住”三個首選之區工作思路指引下,以加快發展為著眼點,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大力推進小城鎮建設,並通過新聞界的精心推介而形成的。
這屆溫泉文化節由小湯山鎮人民政府和昌平區旅游局主辦,得到了區委、區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
這屆溫泉文化節以“溫泉之鄉、會議之都”為主題,全面展示小湯山自然景色之優美、地熱資源之豐富、歷史人文之燦爛。特別是2005年我們申報“中國溫泉之鄉”獲得圓滿成功,溫泉已經成為我們打造生態小城鎮和旅游會展之都的強勢品牌。本屆溫泉文化節,就是要通過對以溫泉為代表的小湯山旅游品牌的宣傳,進一步展現小湯山悠久的歷史人文,促進旅游產業和全鎮經濟健康、快速、持續發展。
今年溫泉文化節有三大看點:一是小湯山悠久厚重的溫泉文化;二是小湯山優美秀麗的山水畫卷;三是小湯山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
在3月28日至5月8日整個溫泉文化節期間,他們推出一系列主題活動,預計客流量將達數十萬人次,在營造熱烈的氣氛和節慶盛事的同時,更側重於文化和旅游推介的結合,為工作、生活在小湯山的企業、投資者和廣大群眾,以及來自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的朋友們,奉獻一場旅游與文化交融輝映的盛宴。
溫泉文化節期間還舉辦航空展覽及航模表演和高科技農業觀光游、“太陽城杯”湯山老人書畫、攝影、篆刻、手工藝品大賽等活動。文化節邀請旅行社、新聞媒體、商務社團參加,向世人展示溫泉古鎮的民俗風情和迷人風貌,把溫泉之鄉小湯山的特色全面呈現給八方來客,以飨各界賓朋。
溫泉是歷史和大自然賦予小湯山的寶貴財富,是京郊旅游的重要品牌,2004年和2005年,他們連續舉辦了兩屆小湯山溫泉文化節,確立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舉辦文化節,進一步提高了小湯山的知名度、開放度和吸引力,推動了小湯山社會經濟的發展。
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區委、區政府打造“三個首選之區”戰略,進一步發掘、研究和展示小湯山溫泉文化,示范、引導和帶動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他們將努力把第三屆小湯山溫泉文化節辦實辦好,以溫泉文化節為契機,打造“中國溫泉之鄉”強大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經過包裝宣傳,彰顯小湯山獨具特色的城鎮風采和人文氣息,吸引更多的游客在“五一”黃金周期間流向小湯山,做大做強溫泉旅游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