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大足發現49處文物點 兩處疑與“大足石刻”有關(圖)

大足發現49處文物點 兩處疑與“大足石刻”有關(圖)

日期:2016/12/15 15:06:46      編輯:古代建築

    昨日,記者從重慶市考古所獲悉,考古所近日在位於大足縣的重慶市玉灘水庫工程庫區勘探時,發現文物點49處,其中古墓葬42處、古遺址3處、石刻造像4處,時代延續從東漢至明清時期。專家表示,在發現的4處石刻造像中,茅草梗與雙河口兩處宋代摩崖造像雕刻技術精湛、保存較好,豐富了大足石刻的造像內容和題材,更為研究大足石刻的工藝及文化淵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材料,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與研究價值,並建議進行切割搬遷保護。

    據了解,此次勘探在玉灘水庫雙河口到濑溪河茅草梗一帶,共發現王家大墳山、邱家崖洞、朱家灣等8處東漢至六朝時期崖墓群,並在大足縣寶興鎮發現一處唐宋遺址與一處宋元遺址,這些發現為研究東漢至六朝時期,該地區社會文化習俗以及唐宋元時期渝西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此外,工作人員還在大足縣珠溪鎮發現茅草梗、雙河口、水觀音、九擋拐4處宋及明清時期的石刻與摩崖造像。其中,茅草梗石刻造像、雙河口石刻等兩處宋代石刻造像雕刻精美、推測為宋代作品。

    茅草梗石刻造像有供養人(出錢修窟的人,他(她)們把自己的像畫在牆壁上,表示這窟內的佛菩薩都是他們所供養的)、侍者、乳母與菩薩造像。雙河口石刻龛內現存造像7身,主尊身繞披巾、下著長裙、盤左腿、斜豎右腿,悠閒坐於太座之上。其左側侍者雙手合十。近龛口右側的圓拱形小龛內,主尊頭頂上方各一飛天造像痕跡,身下飾有娟狀雲紋。根據其坐姿來看,該處主尊造像為水月觀音。

    據了解,茅草梗石刻造像、雙河口石刻造像與大足石刻所在處大約相距20公裡,考古專家表示,從兩處石刻的造型上可以判斷其與大足石刻具有一定聯系,“大足石刻造於唐宋,而這兩處石刻建於宋代,可以看出當時大足這整片地區佛教十分盛行,我們平時所作為旅游點的大足石刻只是當時石刻的一個集中地,其實在它周圍還分布著不少精美的石刻造像。”(來源:時代信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