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後的崖州古鎮風情萬千
日期:2016/12/16 18:04:52   編輯:古代建築三亞崖城,一座堪稱“兩千年建制史,八朝州郡治所”的南海古城,在沉寂了近半個世紀之後,於2007年因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掛牌,重新迎來了世人關注的目光。隨著《三亞崖城鎮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啟動和實施,古崖州將還原她的面貌,從歷史的積澱中走出來,古色古香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崖州古鎮的前世今生
崖城具有悠久的歷史。鎮域范圍內廣泛存在的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存是其歷史變遷的最好佐證,它們構建了崖城豐富的歷史文化脈絡。
崖城境內擁有大弄遺址、二弄遺址等7處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址,是繼落筆洞後三亞境內重要的古人類活動見證,將崖城境內人類活動歷史定格在近1萬年前。
自漢武帝設珠崖郡始,歷朝多次在此設州、縣等行政首府,是瓊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保平等地的炮台遺址更彰顯了崖城作為南國要疆、邊陲重鎮的重要地位;清代時,崖城已被作為政府開發南海諸島的重要基地,林缵統等多次從此出發,至南海諸島宣示主權。崖城是我國中央政府對南海行使主權的重要歷史見證。
來源:www.artxun.com崖州古城建設經歷了宋前的水南古城、宋慶元四年寧遠河北的土城及南宋末年兩拓城址,最終形成了現存的這座周長約1770米,面積約20公頃,擁有三座城門、月城和護城河,形制完整的城池。古城內“三通、四漏、七轉、八角”, “左據回風之旋,右揖龍棲之險。南山雄壓重溟,鞍嶺遠連五指。”(《崖州志》)州城整體選址背山面水,負陰抱陽,十分符合中國古代理想城市選址的原則,是適宜人類居住的絕佳環境。
由於崖州地處天涯,從唐代至元代,貶谪至此的朝廷官員有30余人,僅皇子、宰相、內閣大臣就達14人,如:唐相李德裕、盧多遜等。貶谪官員到崖州後多人被崖州美麗的風光和淳樸的民風所打動,言傳身教,傳播中原文化,加上周康阝、毛奎、范雲梯等名宦、鐘芳、林缵統、何秉禮等明賢的悉心治理,逐漸形成了極具瓊南地方特色的“天涯文化”,這是中國邊陲文化的傑出代表、是三亞獨具魅力的文化遺產。
崖州孔廟是我國最南的孔廟,其位於古城中心,與南城門——文明門處在同一軸線上,直指南山,尊經閣於同治11年曾置於南城樓上,儒學在城市中如此高的禮遇除曲阜外中國古城中僅此一例。除學宮外,崖城還建有若干書院(如鳌山書院、保平書院等)、私學(如三姓義學等),形成中央——地方——民間三級、極為完整的教育體系。在此基礎上,崖城形成了尊禮重教的優良傳統,還金寮等禮教典范至今仍廣為流傳。
來源:www.artxun.com崖城還擁有南宋時由毛奎開辟的小洞天,這是中原地區道家在海南島發展的重要見證。
崖城佛教發展的歷史則可上溯至唐朝。著名高僧鑒真第五次東渡漂至崖州,在大疍港上岸後晾曬經書,留下曬經坡遺址。鑒真此後在崖州傳道一年之多,修繕、重建並住持大雲寺,崖州成為瓊島佛教中心。此外,城西迎旺塔旁還曾有清代所建佛寺廣度寺。
寧遠河入海口的大疍港為古代中國最南端的天然良港,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之一。曾在大疍港出土的大量陶瓷文物彰顯出其昔日商貿的輝煌。大疍港遺址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海上貿易、海南地區商品經濟發展歷史等具有重要價值。
周邊熱帶自然景觀優美,歷代文人還賦予其獨特的文化意味,如元代參政王仕熙點評的的“崖州八景”:
鳌山白雲,鯨海西風
邊城斜照,水南暮雨
稻隴眠鷗,竹籬啼鳥
南山秋蟾,牧原芳草
此外,崖州還有一大批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此前已被關注過的黃道婆及黎族紡織技術及其相關產品;冼夫人及民間習俗“妝軍”; “打柴舞”以及 “崖州民歌”;雕刻、剪紙、制陶等民間工藝品,瓊南漢族的邁歌、軍歌,鐵具打鑄技藝、端午龍舟(保平為盛)等文化習俗。
來源:www.artxun.com與歷史的轟轟烈烈相比,現在的崖城已經失去了曾經的榮耀,多少年來堅守著沉默,很多文化遺產面臨危機。自然和社會的滄桑,使文化古跡損毀嚴重,如崖州古城、盛德堂、三姓義學、騎樓街、水南村的傳統建築群落等已面目難辨。
崖州古鎮重建後的獨特風情
主打“天涯文化”品牌
根據《規劃》,修復後將呈現出一個既最大程度還原舊有的典范設計結構又符合現代城市規劃的“天涯文化”風情小鎮。所謂“天涯文化”,包括了以崖州古城為代表的天涯極點文化;以水南村為代表的流放文化;以崖州學宮、大雲寺、南山、大小洞天為代表的儒道佛學文化;以大疍港為代表的海上絲路商貿文化;以黃道婆為代表的傳統手工藝文化;以熱帶田園風光及“崖州八景”為代表的文化景觀文化;以黎、漢、回族民俗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崖城、保平、梅山為代表的紅色文化。將把崖城打造成為三亞西線旅游發展的龍頭、三亞知名國際熱帶濱海旅游城市文化旅游發展的新起點。
形成以寧遠河為軸的四片旅游中心區
寧遠河文化景觀軸分四個區段設計旅游看點。
創意新城段:包括大雲寺遺址及鑒真紀念館、曬經坡遺址佛教文化園、游艇內港、會展中心、大疍旅游碼頭、濱河休閒街、休閒生態島、濱河度假酒店。
來源:www.artxun.com中心漁港段:包括保港騎樓商業街、大疍漁港休閒商業街、漁人碼頭廣場、休閒碼頭、漁港體驗餐飲區。
水南村段:包括椰林生態度假酒店、洗兵亭、水南濱水休閒帶、逸賢峒、盧多遜紀念館等。
崖州古城段:包括迎旺塔景區、江亭、護城河酒吧街、城南文化商業街區、河口觀演廣場、濱河休閒帶等。
四片,是指崖州古城、水南村、保平村、保港騎樓街四片
崖州古城 “一核、一城、兩軸、五區”
一核,是指以崖州孔廟為核心的崖州古城文化遺產核。恢復古崖州衙門、冼夫人廟、關帝廟、御碑亭等,形成特色突出的古崖州公共建築群,吸引游人前往。
一城,是指歷史上的崖州古城,修復後的古城,將重現“崖州八景”中“邊城斜照”景致。
兩軸,是指歷史上形成的南北向文化景觀軸及東西向經濟文化軸。對文廟、文明門、南山軸線,重現“崖州八景”的“鳌山白雲”景觀。牌坊街、東門街、打鐵街重新引入傳統商業、手工業等體驗式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游客體驗古崖州文化、生活創造良好條件。
五區,是指鎮海門外核心區、東門騎樓核心區、三姓義學風貌區、官塘林缵統故居風貌區和迎旺懷古風貌區。
來源:www.artxun.com水南村打造“海南第一名村”
素有“先有水南村,後有崖州城”之稱的水南享有“海南第一名村”的美譽。《規劃》提出要重塑傳統民居風貌,呈現“山下人家林下門”的林中建築景觀。借助農家田園風光,打造“崖州八景”中四大景觀:“水南暮雨”、“稻隴眠鷗”、“竹籬啼鳥”、“牧原芳草”。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崖州八景”中個別景觀不在水南村甚至現在崖城鎮的范圍,但水南村獨有的數公裡的河岸風光和田園景致也完全具備了這些景觀元素。《規劃》將在現有條件基礎上,著力營造出“崖州八景”的詩意氛圍。
再者,利用水南村豐富的名人資源,如黃道婆、盧多遜、胡铨等,保護性修繕盛德堂,新建若干紀念堂館,展示名人事跡及水南文化,形成具有濃厚文化氛圍的水南博物館村。
保平村做崖城文化旅游最佳啟動點
保平村是三亞乃至海南難得的現狀保存完好的明清風貌古村落,是崖城文化旅游最佳的啟動點。規劃提出三片 、五點 、“大”字型的旅游開發路線。
來源:www.artxun.com三“片”是指:
村口“片”——即配套商業服務片區、保平書院,旅游院落,村口廣場及濱河景觀,形成良好的村口景觀。
中心“片”——即古民居院落集中片區:轉化部分民居院落功能,提供展示、接待等服務。
革命公園“片”——修復烈士紀念碑、修建家書長廊、農軍橋、何紹堯紀念亭等,弘揚紅色文化,為村民及游客提供具有文化氛圍的濱水公園。
五“點”
集地域文化、村民休閒、旅游觀光的五個小型廣場開放空間。充分利用廣場周邊建築,展示保平村具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的崖州民歌。
“大”字旅游線
利用現有古村巷道,規劃“大”字旅游線路,營造聯系“點”與“片”的紐帶,將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有機結合,形成保平村的“骨架”。
崖州古鎮旅游亮點
修復後的崖州古城應該是三亞西部文化旅游的龍頭,西部旅游基地。屆時,如果你想體驗古老的寧遠河,“寧遠河濱河旅游線路”已經為你准備好;如果你想看海,南山、大小洞天與崖州灣的“濱海旅游線路”,不但可以欣賞到“鳌山白雲”,“鯨海西風”,還可以讓你一日之間享盡佛家的超脫、道家的自然,再重返紅塵人生;如果你想緬懷革命先烈,你可以沿著西部梅山紅色旅游線路,梅山老區烈士陵園孫毓雄、孫維青、陳鴻基等54位英雄及9名無名烈士等一大批革命志士,帶你提升精神境界;如果你想體驗三亞本土黎族風俗,北部黎族村落可讓你欣賞到原滋原味的黎族生活方式、傳統的手工技藝等;如果你是登山愛好者,山體景觀旅游線路是你的最佳選擇。
來源:www.artxun.com當然最經典的是天涯古道旅游線路。從廣濟橋出發,沿護城河公園漫步,至鳌山書院廣場,閒看“鳌山白雲”,再到東門騎樓商業街,享受民國風情的同時,買一點當地特產,吃一點傳統小吃,悠游自在。過陽春門,至衙署體驗封建時代行政長官的生活,到孔廟瞻仰聖人,沐浴儒家文化,還可以體驗到古城民居特色,在城牆公園小憩,如果是傍晚,則可盡情陶醉在 “邊城斜照”裡。至迎旺塔、廣度寺體驗佛家清靜,到五賢祠裡憑吊先賢遺風,到水南盛德堂體驗貶官歷史,游黃道婆紀念館、盧多遜紀念館等踏進時空隧道,領略 “水南暮雨”、“稻隴眠鷗”、“竹籬啼鳥”、“牧原芳草”,在這裡你可真正做一名回歸田園的文人雅士,盡情暢想幾百上千年前“居廟堂之遠”的大儒心事。
當然,不用怕旅游生活不方便,設計者在這些旅游線路的設置中已經為你想得夠周到了,包括多遠有一個公廁,多遠有一個垃圾箱,多遠有一個可供休息的亭子,甚至交通工具都可以任意選擇。因為《規劃》提出,在恢復古城原貌的同時,生活設施和服務水平都要求實現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