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 一樣水鄉 異樣風情
日期:2016/12/16 18:44:25   編輯:古代建築同裡在游人眼裡是略施粉黛、深藏閨閣的小家碧玉。恬靜、曼妙、悠然、飄逸……怎樣形容她都不為過的。與都市的喧鬧和繁華形成鮮明的對比,於是有那麼多的都市人傾慕她、向往她的溫柔。或許她是一帖心靈的淨化劑,滌蕩盡一切有意無意落在心上的塵埃。在同裡,能尋回一份久違的原始的真我的心情,這是鋼筋和混凝土堆砌過後的空間裡無法釋放的。同裡,不說她的鐘靈毓秀、不說她的人傑地靈,就連空氣和水也是醇正質樸的。同裡,最宜兩三密友,或清晨或黃昏,踱過古老的石子街悠長的小巷,無需說話,只需用眼睛貪婪的欣賞他的卓約風姿,用耳朵傾聽潺潺流水輕靈的細語,用心感悟雕花窗楹裡的曾經。
退思園的玲珑雅致,三橋二堂的遺骨風韻,羅星聽雨的浪漫情致,這些在我這個同裡人眼中,都只是對外的招子而已,而同裡最具靈氣和叫人念念不忘的就是那一灣水了,水是同裡的靈魂,水是同裡的命脈,水是同裡千年的承載,水的律動水的輕靈造就了同裡整體的美。“水能行舟亦能覆舟”,未出同裡時我怎麼也想不明白的。在我眼裡,水是柔弱的,再湍急的水流入同裡的河也能變得乖乖巧巧文文氣氣,而且清清冽冽。但水又是有風骨的,誰也不能阻擋住她東去的信念。水將同裡分割,一個只有三四平方公裡的小鎮被分割成七個圩,水同時又是串聯這七個圩的紐帶,所有民居都依水而建,粉牆黛瓦,所以才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美譽揚名四方。同裡人喜歡水,同裡人離不開水,同裡人折服於水。同裡是水做的,才會有女人的種種神韻。
水是同裡人生活的主要空間,所有的東西包括心情都可以放到水裡洗的,出水之後就煥然一新了。喜怒哀樂都被揉碎了融入水裡,水漾一漾,全部吸收了。那波紋分明是孩子漾滿歡喜的笑靥,甜甜的,不忍心拒絕這份快樂;那波紋分明是結著丁香一樣幽怨的少女的心事,欲罷卻難休。那波紋分明是老者額頭的皺紋,敘述著往事滄桑。那波紋,一道一道的擴散,終要漸漸的歸於平靜。
水是同裡人的天堂,水承載了一代又一代的同裡人。同裡人又使這水融進太多的溫婉、安寧、祥和,於是同裡的水才那麼詩情畫意清新娟秀。
周莊的伊人
今年6月19日至6月22日,在周莊將舉辦世界最佳民族服飾小姐、世界最佳旗袍小姐和世界最佳晚裝小姐三個單項獎角逐。來自世界各地的七十五個國家的旅游小姐將緣聚“中國第一水鄉”。
周莊鎮舊名貞豐裡。據史書記載,公元1086年北宋元佑年間,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將莊田約14萬平方米捐贈給全福寺作為廟產,百姓感其恩德,將這片田地命名為“周莊”。元朝中葉。頗有傳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萬三之父沈佑,由遷徙至周莊,因經商而逐步發跡,使貞豐裡出現了繁榮景象,形成了南北市河兩岸以富安橋為中心的舊集鎮。清代,商業中心又從後港街遷至中市街。這時已衍為江南大鎮,康熙初年正式更名為周莊鎮。
如今,周莊環境幽靜,建築古樸,雖歷經9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來的水鄉集鎮的建築風貌。全鎮60%以上的民居仍為明清建築,僅有0.47平方公裡的古鎮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個磚雕門樓,周莊民居,古風猶存,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沈廳、張廳。同時,周莊還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它們共同構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景畫。
夕陽西下,一個人行在古鎮水鄉,周圍的一切都靜谧在夕陽的余輝裡,沒有風,沒有人———只有淡淡一抹疏影,在石橋、樓屋間,時而悠長、是而短促。須臾,或新月撤下銀輝、或霏冪春雨———都有盈盈碧水搖晃著夜泊的漁舟,間或著與溶溶燈光一起瀉入夜空的幽婉樂曲。
駁岸、拱橋、水巷,整齊而又狹窄的石板街面。構成了水鄉古鎮的特有風貌。周莊,四面環水,猶如泊在湖上的一片荷葉。南北市河、後港河、油車漾河、中市河,四條井字形的河道將古鎮分割,形成八條長街。粉牆蠡窗的房屋依水而築。如今,全鎮近千戶民居中,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建築保存有60%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及60余個磚雕門樓,還有部分過街騎樓和水牆門。
三毛曾經來過,在春雨的黃昏。隔著車窗,看到天地間時隱時現的阡陌、村捨,湖水,不由為生平第一次領略“煙雨江南”的秀色而感歎。周莊歷來文人荟萃,三毛的淚水是關於油菜花的,或者說是因為周莊油菜花般絢麗的過往——西晉文學家、大司馬東曹掾張翰(季鷹)、唐代文學家劉禹錫、陸龜蒙,著名文學社團“南社”社員葉楚伧、王大覺、費公直、沈體蘭和柳率初先生都先後寓居於此。
西塘的“雙絕”
西塘,古稱胥塘、斜塘,又名平川,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的積澱,春秋戰國時代,西塘就是吳越兩國相爭的交界地,故也有吳根越角之稱。西塘地勢平坦,河流縱橫,自然環境十分幽靜,處處綠波蕩漾,家家臨水映人。小鎮上保存著完好的明清建築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稱西塘“雙絕”。
西塘古鎮中最著名的風景線是一道1000多米造型古樸的廊棚,一色的黑瓦蓋頂,沿河而建,連為一體,綿延不斷,催人發思古之悠情。古河道旁邊還有不少古色古香的古居民,廊棚長長,古建築重重疊疊,小船兒悠悠,俨然是一派古風猶存的情調。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很難想象在繁華绮麗的滬杭線上,還會保存這樣的一個民風淳樸的古鎮,依舊是一拱如月的石橋,依舊是槳聲四起的流水,依舊是青瓦灰牆的人家。尤其是那沿河搭起的好幾百米長的廊棚,與街上眾多的明清建築交錯在一起,更具有別樣的風韻。
在一處又一處誘人的景色中,留意西塘那些尋常的巷陌、尋常的人家。那才是西塘最為迷人的景點……西塘宛若一支幽幽的洞箫:深沉、幽雅,意境綿長悠遠,悠然自得,溫和面世。
西塘古鎮游覽區的門票60元/位,西塘旅游最好住一晚,古鎮最大的特色在早晨和黃昏、夜晚。
烏鎮的秀美
烏鎮地處浙北,京杭大運河繞鎮而行,鎮內河網密布,港汊縱橫;千百年來,民居臨河而建,傍橋而市,迤灑千余米的古幫岸、水閣和廊棚,透出水鄉悠悠韻味,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鄉風情。烏鎮自古繁華民風質樸,桐鄉拳船、花鼓戲、皮影戲、香市等獨特的民俗風情體現了本地濃郁的水鄉情懷。此地鐘靈毓秀,人才輩出。自梁昭明太子築館讀書於此,至近代文學大師茅盾,留下了眾多的人文勝跡。若泛舟流連其間,只身徘徊於巷陌之中,無不能領略此地的清純與從容,感受江南水鄉的秀美。
烏鎮一日游:
古鎮烏鎮古時是商賈雲集之所,有7000年歷史。除了擁有水鄉古鎮都具有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築外,更多的飄逸著一股濃郁的歷史和文化氣息。茅盾故居、古戲台、香山堂中藥作坊、匯源當鋪、典當博物館等景點,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景觀。
水路:
江南古鎮一日一晚,當天8∶00由武林門碼頭出發,10∶00到塘棲(游廣濟橋半小時),14∶30到烏鎮(夜游烏鎮),21∶00返回杭州。
公路:
杭州到烏鎮共有80公裡路程,從杭州出發到烏鎮,可以到汽車東站乘坐中巴快旅,大約1個半小時可以到達目的地,票價為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