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千年古鎮魅力酒城—景芝

千年古鎮魅力酒城—景芝

日期:2016/12/16 18:04:46      編輯:古代建築
      集休閒、娛樂、健身於一體,讓人留連忘返的浯河公園;風景秀麗,名吃荟萃,商賈雲集,特色鮮明的“名吃一條街”;規模宏大,設施齊全的景盛產業園……日前,記者來到安丘市景芝鎮采訪,所到之地處處讓人感覺和諧、惬意、大氣而震撼。

  這種和諧、惬意、大氣而震撼的酒城新貌從何而來

  來自景芝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及16萬景芝人民的嘔心瀝血,更離不開濰坊、安丘兩級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及市直各部門的具體指導和兄弟鄉鎮的大力支持。

  景芝鎮位於安丘市東南部,史為山東省三大古鎮之首,其名最早見諸於《元史?順帝本紀》,自元代起先後設通判、縣丞和巡檢司,現轄140個行政村,16萬人,總面積217平方公裡。景芝鎮東臨青島130公裡,西距濟南250公裡,北到濰坊40公裡,自古有“四縣通衢”之稱,206國道、省道沂膠路以及景黃公路、彭花路縱橫全境,交通通訊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盛產白酒已有1000余年的歷史,素以酒鄉聞名於世,古有“三產靈芝真寶地,一條浯水是酒泉”和“十裡杏花雨,一路酒旗風”之美譽,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山東景芝酒業集團就坐落在鎮區。該鎮先後被確定和命名為全國重點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范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科技示范鎮、創建全國文明小城鎮建設示范點、全國鄉鎮企業示范區、山東省文明鎮、山東省環境優美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山東省十大魅力鄉鎮、濰坊市服務業重點鎮等。2008年,全鎮共完成國地稅入庫稅金5642.3萬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034.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0.7%和30.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億元,同比增長58%;儲蓄余額9.5億元,同比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029元,同比增長7.7%。

  今年以來,在濰坊、安丘兩級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景芝鎮把小城鎮建設作為品牌和名片,依托悠久的酒文化,以打造現代化“酒城名鎮”為目標,以鎮級擴權為動力,科學規劃,突出特色,狠抓了小城鎮提升改造。目前,鎮區建成區面積達到7平方公裡,常住人口5.6萬人。今年1-10月份,全鎮實現地方財政總收入1.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5.7%和25%。

  三高標准提升城鎮輻射功能

  按照“建設鎮區、輻射周邊、帶動全鎮”的思路,堅持規劃、建設、管理三大舉措同步推進,小城鎮集聚承載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有力推動了城鎮化進程。

  堅持高起點規劃,構築小城鎮發展新格局。按照安丘市委、市政府“一體三帶”的整體思路和“做強自身、輻射周邊、領跑全市”的要求,根據“大城鎮、小城市”的定位,確定了把景芝建設成為現代化酒城名鎮的任務目標,聘請省規劃設計院對小城鎮規劃進行調整,規劃了“九縱七橫”的骨干道路框架以及工業產業園、服務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園、居住小區等功能分區,拉起了一流名鎮建設框架。根據規劃,到2015年,鎮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2平方公裡,鎮區人口達到10萬人,全鎮城鎮化率達到53%。

  堅持高標准建設,打造小城鎮發展新平台。堅持“突出風格、建設精品、提升品位”的指導思想,先後投資5.6億元,組織實施了以三縱三橫開發改造、兩河治理、五個產業園區建設等重點工程,增強了小城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承載能力。實施道路改造工程,狠抓了綠化、美化、亮化,安裝路燈400多盞。實施休閒健身廣場建設工程,建成景酒廣場、浯河公園、醉園等多處休閒娛樂場所,規劃了月亮湖公園。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投資4500萬元建成了自來水廠,城鎮居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熱電廠、垃圾處理廠和第一污水處理廠已經建成。規范管理制度,使城鎮管理走投入運營,投資7710萬元的第二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堅持高效能管理,展現小城鎮發展新面貌。成立專業隊伍,實行專業化管理;創新工作思路,成立道路管理委員會;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管理設施。投資1000多萬元,配套了垃圾清運車、鏟車、灑水車和路燈維修車等各種環衛設施,投資5000多萬元建設了專門的垃圾處理場,設立了垃圾中轉站。

  三類園區助推鎮域經濟發展

  堅持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著力點,狠抓工業、服務業、農業三類產業園區建設,全鎮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建設工業產業園區,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抓住機遇,規劃建設了景盛、景建、景酒三個工業產業園區,總面積9000畝。目前,已經有14家過千萬元的高附加值、無污染項目落戶園區,總投資達到2億元。今年以來,全鎮共引進外資項目16個,其中過億元的大項目兩個,合同利用外資9.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6億元;新發展各類民營企業30多家,企業總數達到348家,規模以上企業46家,形成了機械加工、紙箱包裝、食品加工、工藝品加工、建築建材、服裝鞋帽加工等六大主導產業。1到10月份,全鎮限額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6億元,同比增長18.6%。

  二是建設服務業園區,服務業經濟繁榮發展。實施遷村並點工程,結合鎮區村居民住房改造,推行宅基地換樓房的政策,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對28個鎮區村逐步進行撤並整合,新規劃建設了明珠花園、陽光花園等舊村改造小區10個,總建築面積34.9萬平方米,所有居民小區一律實行集中供暖,統一物業管理。以景中路、景酒大道、匯泉路等主要街道為中心,規劃建設了一處服務業園區。先後投資3.5億元,組織實施了鎮區七條道路商貿開發改造,建設商住一體化樓房600多棟,建成商貿金融一條街、名吃一條街、小商品一條街、餐飲住宿一條街、建築建材一條街、汽車裝飾一條街等七條商貿服務走廊,景興購物中心、中百超市、海爾廣場等5大商業網點,構築起了一街一業,一路一色的大商貿格局。

  三是建設農業產業園區,農業經濟穩步發展。以深化提升“安丘模式”為出發點,以臨浯農業示范區為中心,規劃建設了臨浯農業產業園區。把發展品牌農業作為提升區域化建設、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措施,發揮政府指導協調作用,積極挖掘包裝老品牌,培育推廣新品牌,區域化建設和品牌農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全鎮共注冊“友祥”肉食品、“芝泮”燒肉、“郭崗”芹菜、“萬家嬌珑”西瓜、“景豐”小麥、“紅旗”三頁餅、“景香”蒜黃等各類商標12個。

  三大平台搭建為民服務網絡

  圍繞進一步創新鄉鎮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激發小城鎮發展活力,加快城鄉統籌發展,抓住鎮級擴權的有利時機,景芝鎮狠抓了投融資平台、創業服務平台和社區服務平台建設,進一步增強了小城鎮發展活力。

  搭建融資平台,破解小城鎮建設融資難題。在對鎮政府所屬產權的土地、房屋、辦公樓等閒置資產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將固定資產的面積、價值、使用狀況逐一登記造冊,明晰產權關系,評估核價,采用招拍掛的方式,完成注冊資金3000萬元,建成了鎮級融資平台———安丘市景盛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與農業銀行簽訂5.6億元的融資合同,其中,8000萬元已經到賬,為小城鎮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搭建創業服務平台,為群眾創業提供便利。以鎮級擴權為依托,根據“方便、就近、快捷”的原則,投資260萬元,建成了鎮為民服務中心。為民服務中心上與安丘市行政審批中心聯網,下與農村社區中心聯網,集鎮級擴權、創業服務、土地流轉信息發布於一體,民政、勞保、建房、補貼等服務項目和各項審批手續當地辦理。

  搭建社區服務平台,方便群眾生產生活。按照輻射半徑2.5公裡,服務7至8個村,步行半小時的要求,在全鎮規劃建設了16處社區中心,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了便捷服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