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8個月的精心組織與搶救性修復,雲岡石窟五華洞5個洞窟的壁畫及泥塑彩繪的保護修復工程於日前全部完成。11日,該保護工程通過專家驗收暨四方驗收,這是近年來雲岡石窟文物保護與修復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並意味著“五華洞”將很快以壯麗華美歷史風貌重新呈現在廣大游客面前。“五華洞”位於雲岡石窟中部第9—13窟,因清代施泥敷彩而得名,洞窟雕飾绮麗,豐富多彩,是研究北魏歷史、藝術、音樂、舞蹈、書法和建築的珍貴資料,為雲岡石窟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由於長期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洞窟內壁畫及彩塑出現大面積的脫落、空鼓、顏料層起甲、酥鹼等病害,且有加重趨勢,嚴重威脅壁畫及彩塑的保存,急需進行搶險保護加固。於是,在完成五華洞窟檐保護工程的同時,五華洞全部5個洞窟的壁畫及泥塑彩繪的搶救性保護修復工程於2014年4月開工。據了解,該工程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設計、北京方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監理、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和山西雲岡彩繪泥塑文物保護修復有限公司聯合進行。
工程啟動以來,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和山西雲岡彩繪泥塑文物保護修復有限公司針對工程特點,認真組織、精心安排,抽調了具有壁畫及彩塑修復經驗的修復師15名,利用現代儀器設備,結合壁畫及彩塑制作的傳統工藝,對壁畫及泥塑彩繪進行了空鼓灌漿修復、起甲壁畫修復、顏料層粉化修復、地仗層剝離修復、裂隙修復、邊緣加固及地仗修補、表面污染物的清除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