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窯灣
日期:2016/12/16 17:59:52   編輯:古代建築![]() |
圖為古鎮新修復的街道 |
窯灣鎮位於江蘇省新沂、邳州、睢寧、宿豫4縣市區交界處,京杭大運河在這裡作了一個S形大拐彎,千百年來,人們從這裡乘船出發,南可達蘇杭,北可抵京津。
自隋炀帝開鑿大運河起,窯灣即成為運河上重要的碼頭,船夫每經此地,總要歇腳避風,窯灣之名由此而來。1668年,一場大地震波及窯灣,兩年後,康熙皇帝大赦天下,一批貴族遺老被發配到窯灣等地開荒生產。這批人文化素質較高且具有多年管理經驗,他們精密規劃,利用窯灣S形自然河岸,築成五華裡街道,又按八卦九宮方位,建成10條街道和1條回族街,形成相當規模。窯灣鎮的鼎盛時期,全國有18個省的商人在此設立會館和辦事處,美、英、法、日等10個國家的商人和傳教士在此經商傳教。
窯灣作為京杭運河線上一個重要內河航運碼頭,直接連接著市場,東至駱馬湖和沭河兩岸,西至黃墩湖,北至廟山趙墩湖,南至皂河,方圓幾百裡所產的商品糧食都匯集在此上船。從北方運來的煤油、卷煙、火柴、棉紗、百貨、干雜、鹼粉等“洋廣雜貨”,也在窯灣卸貨,銷往寧、滬、杭。“陸路四方輻辏,水路舟楫連綿,市井喧囂聲迅達於數裡之外。”可見當時窯灣鎮煙火萬家的盛況。古鎮現存清代和民國初期建築813間,在蘇、魯、豫、皖接合部一帶較為罕見,以有深巷、深宅、大院而為世人所青睐,為蘇北第一古鎮。
清晨時分,2.5公裡長的窯灣街道從沉睡中醒來。走在被歲月磨得油光發亮的青石板街上,不遠處傳來的潺潺流水聲,和著腳踏青石板的“嗒嗒”聲,讓人不由得產生一種氣定神閒的感覺。古鎮房屋青瓦飛檐,雕刻精美,韻味十足,一房一景,各有特色。房子多依勢而建,自然而清新。石頭壘成地基,上面蓋房,下層為貯藏室。還有的就建在河邊懸崖上,十多根木頭是房屋的唯一支撐,從下往上看,頗似“空中樓閣”。房屋的地板是用一塊塊木板拼接而成的,走在上面會發出“吱吱”的聲響。
近年,窯灣古鎮的保護與開發拉開了序幕。當地投入6000多萬元,修復了兩條古街和500多間古建築,恢復會館、南哨門、界牌樓等10多處景點。不難想見,窯灣將會再現明清時代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