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市龍泉驿區柏合鎮天燈村15組發現一處龐大的古代墓葬群,僅僅封土一角便出土漢墓、明墓共計15座,整個封土下究竟有多少墓葬目前仍不得而知。龍泉驿區文管所所長方全明介紹,保存如此完好的民墓在成都平原很少見,這對研究中國古代喪葬習俗的變化歷史很有幫助。今日起,考古隊將正式進場展開發掘清理工作。
“土包包”內藏乾坤
古墓群集中在天燈村一處很不起眼的土坡裡,土坡高於地面10余米,表面被當地村民種植滿桔子樹,要不是被選作新近變電站工程的施工點,墓葬群依然不為人所知。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施工隊前天發現了該墓葬群,“當時挖掘機從土坡頂只挖了幾下,就挖出不少青石條和青磚,隨後換了幾處開挖,都是一動土便挖到墓葬。”肯定下面有古墓後,施工人員立即停止了作業並通知了當地的聯防隊。為了保證古墓不被破壞,聯防隊員一直在現場24小時看守。
“平民色彩”免遭盜墓破壞
隨後,記者聯系到龍泉驿區文管所所長方全明,據方所長介紹,文管所已經對封土進行了初步勘探,考古隊將於本周起進場正式發掘。“這是一處自漢代起一直延續至明代的墓葬區,整個封土面積相當大,而且封土周圍已被探明仍有大量古墓葬群,具體數量目前尚不清楚。”方所長表示,目前已經發現了漢墓及明墓共計15座,其中一座裸露在外的明墓中還出土了瓷枕、陶罐等器物,“出土的器物已帶回考古研究所做進一步研究。”
由於發掘尚未啟動,所以還無法確定墓主人的身份,不過根據墓穴的建造方式和石棺的材質,墓葬的主人大多都是身份卑微的平民。“單個墓葬的規格雖然都不大,但可能正是因為這一‘平民色彩’讓墓葬免遭盜墓賊侵擾,這在成都平原還很少見。”方所長估計,整個墓葬區發掘可能不會出土珍貴的器物,但這些保存完好的墓葬對於研究漢代的文化及喪葬習俗,以及中國的喪葬習俗變革都具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