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街小巷干淨整潔 何洋 攝 本報訊 (記者何洋 通訊員李建黨)留耕堂、三稔廳、車陂街、安寧街……沙灣鎮沙北村擁有一大批聲名顯赫的古建築,是一個典型的文化古村落。自該村創建市文明示范村以來,以打造番禺名村為契機,依托歷史文化優勢,不斷強化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福利,營造了文明和諧的良好氛圍。日前,廣州市第六批文明示范村創建考評組對其進行考察時,盛贊該村工作扎實,特色明顯,富有成效。
強化服務提升滿意度
在創建文明示范村初期,沙北村通過召開黨員、村民代表等會議,發動和引導村民積極投身到創建活動中。在推進中,村“兩委”從自身做起,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堅持依制度辦事,為村民服務規范化,凡村中重大事務,均召開“兩委”會議討論,並交由黨員及村民代表大會研究決定,使民主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文明、民主的氛圍。
沙北村歷來都是經濟發展較好的村,2010年工農業總產值達2.56億元,村集體純收入825萬多元。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是村民福利的提升,該村每年都舉辦敬老活動,每月為60歲以上老人發放生果金100元,為年滿40周歲以上村民參加農村基本養老保險,每年由村集體出資為全村村民購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村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環境改造提升幸福感
沙北村地處沙灣鎮中心西北部,此處正是沙灣傳統古村落的核心區域。走入該村,古色古香的古建築隨處可見,古樸氣息撲面而來。如今,沙灣鎮正在該村大力實施古鎮旅游保護與開發工作,沙北村以此為契機,對村容村貌進行了大力整治,古村面貌煥然一新。
沙北村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對轄內的古石街巷進行了翻新,白麻石街巷重新進行合理鋪砌,使古鎮更加整潔有序。以前,沙北村的排污均是走明渠,不僅髒亂臭,還容易滋生細菌。為此,該村對所有街巷排污下水道進行了升級改造,實現暗渠排污,一改舊時明渠排污的舊貌。同時,該村還升級改造了垃圾中轉站,增設街巷路燈照明,為群眾建造了休閒公園等設施,使得村民群眾的生活環境日臻完善。環境變好了,群眾的滿意度自然不斷提升。
文體發展提升文明度
在沙北村的圖書閱覽室,配備了科技文化綜合類圖書達1500多冊,村民們在這裡可以接受文化的洗禮。近年來,該村在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同時,不忘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質。2008年以來,村共投入60多萬元建造農村綠色網園、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籃球場等,加大投入建設了老年活動中心,三稔廳曲藝社等文化設施,積極鼓勵廣大村民開展體育競賽、文藝演出等文體活動,大大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為樹立健康向上的文明村風,沙北村加大了宣傳力度,通過海報、牆報、橫幅、召開座談會、黨員干部帶頭示范等形式,積極向村民宣傳社會主義文明理念,並制定了村規民約,推廣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一系列的舉措,有效營造了良好的文明氛圍,推動了文明示范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