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最著名的古羅馬遺跡亞得裡亞納別墅考古區面臨崩塌危險,政府卻僅撥37萬歐元修繕。意大利媒體日前指責,歷史古跡受怠慢,財政緊張只是借口,體制問題才是根源。
據安莎社報道,亞得裡亞納別墅考古區是意大利45處世界遺產之一,在1999年被宣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總面積比龐貝古城還大,是意大利國內現存的最完善的古羅馬建築遺址群。考古區負責人認為,鑒於其重要性,250萬歐元是修繕所需的最低經費。對此,意大利文化部的回應卻是,由於財政緊張,只能撥款37萬歐元。
《晚郵報》稱,與1999年相比,亞得裡亞納別墅考古區的付費游客人數已下降了41.8%,同時非付費游客的數量也在逐年下降,從2000年的約32萬人降至2010年的約22萬人。有專家認為,乏力的宣傳和糟糕的路況是亞得裡亞納別墅考古區日益衰落的原因所在。《晚郵報》批評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會忽視對如此重要的歷史遺跡的宣傳並減少其修繕經費。
“或許有人會認為,如公元117年所建造的亞得裡亞納別墅都得到了如此待遇的話,那麼在其之後修建的遺址就更不會得到怎樣的‘待見’了。”《晚郵報》披露說,事實其實並非如此。在2011年5月9日,旅游部部長布朗比修繕包括倫巴第大區萊克省內的考古遺址在內的拉為倫巴第大區旅游項目撥款730萬歐元。這筆資金是亞得裡亞納別墅所獲經費的約20倍。“值得關注的是,旅游部部長布朗比拉出生於萊克省。”對此,文化部一名工作人員諷刺地表示稱,“如要拯救亞得裡亞納別墅,只需將其搬至倫巴第大區就行了”。
意大利官方旅游網站引述該國總理貝盧斯科尼的話稱,“意大利是一個占世界遺產總數50%的、注重文物保護的國家。”但最新版本的世界遺產名錄則顯示,在全球911處世界遺產中,意大利擁有45處,位居榜首,中國擁有41處,位居第三。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協會2010年的報告指出,意大利文物遺址利用率僅為中國的1/3。對此《晚郵報》報道,經濟緊張只是幌子,造成這些情況的根源是意大利體制的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