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尋訪那座古村
日期:2016/12/15 21:37:50   編輯:古代建築“紅燈籠”點綴著雪景
看,有沒有世外桃源的樣子?
紅燈籠似的小柿子映襯著高山上的白雪,袅袅炊煙從青灰色的石頭房子上面慢慢升起、飄散,近處,有母雞咕咕的低叫,遠處,陣陣犬吠聲在山谷中回蕩……這裡不是虛幻中的世外桃源,她,像一個未被塵世沾染的少女,隱藏在大山的深處。
踩著動物的爪印爬上徂徕山
經過前天晚上大雪的肆虐,徂徕山腳下的路已經被積雪覆蓋。這條寬約兩米的路是山上村莊與外界聯系的生命線,遠遠望去,公路盤山而上,在雪的覆蓋下臥龍般纏繞在山腰。山上青翠的松樹在雪中傲然挺立,枝上的積雪與青松相映成趣。
很久沒見過這麼大的雪了,厚約10厘米的積雪踩上去發出吱吱的聲音,一排排不同動物的腳印在雪地上,讓這個寧靜的村莊更多了幾分原生態的意味。和我們一起上山的徂徕鎮徂徕村張同利書記指著不同的腳印說:“這是狗的腳印,這排是野雞腳印,這邊野雞數量不少,它被列入保護動物後數量就更多了。”
靜心去聽,潺潺的流水聲劃過耳邊,循聲找去,路旁的山泉水正在不緊不慢的流著,清澈的泉水中黑色的巖石依稀可見,泉水也因此顯出黝黑的色彩,於是,白雪,黑水,綠樹,這個寂靜的小村莊有了世外桃源般的感覺。
沿路上山,還未見到人家就已經聽得犬吠,犬聲陣陣中,錯落有致的房屋在雪中、霧裡若隱若現。房子建在山腳下,面對著結冰的湖面,湖面上的雪在風的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形狀、線條,一筆筆勾勒著湖面,倒映著陽光。恍若中,讓人覺得這是某位藝術家的作品,美得那麼不真實。
徂徕山產柿子和櫻桃,這個季節櫻桃早已不見了蹤影,而那些在樹枝高處的柿子卻還掛在枝頭,用紅色將整個山村點綴。農人說,鳥兒們冬天食物少,留點柿子給鳥過冬。於是,憑借著山裡人的善良,這些柿子得以見得這次十幾年為見得大雪,並和白雪呼應,讓這個村莊的顏色不再單調。徂徕村村民張同存的家就在半山腰上,站在院子裡望去,枝頭挑出的紅柿子跨過了圍牆伸向院子裡,幾只灰白花紋的鳥在枝頭叽叽喳喳的跳來跳去。
在市裡呆久了,人也會漸漸變得麻木,很少有東西能輕易觸動我們心底最軟弱的地方。但是,當你踏上這片遠離城市喧囂的土地時,那成片的風景會讓你收獲不一樣的喜悅。( zz )
“喂,你很上鏡哦”
山上的紅柿子
喝點酒,殺只雞,成了這些村民的最熱情的待客之道
徂徕村的居民大部分住在山上,隨著道路慢慢修通,一部分人家搬到了山腳下,建起了新磚房,但那些年邁的老人依舊守著老房子不願離去。於是,青石房下經常會看到滿臉皺紋的老人靠在同樣老去的灰色木門上瞅著上山的路。握一握老人的手,溫暖厚實的感覺就像又回到了小時候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那時候,那雙同樣布滿老繭的雙手時常會把我扎的直皺眉。倘若和他們拉拉家常,他們會很開心的和你講起他們的子女孫輩,講起以前飽經滄桑的歲月。
徂徕村山上的房子是以前泰安民居的典型代表,宅基地有長方形也有正方形,院落坐北朝南,四周都有院牆,是簡單的四合院。這裡建房都有一定的講究,最好是靠山臨水,而且正房不能朝正南,只有廟宇才能是正南朝向,住的房子要偏東南一點。建房子用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全部用石頭建成,搭配小頁瓦,給人厚重敦實的感覺。
房子的主人一般是年邁的老人,他們的兒女或外出打工或搬到山腳下,留下這些住慣了老房子的老人成了這裡的守望者。這裡幾乎每家都會養雞或者狗,我們在山腳下時有一只小黑狗一直盯著我們看,等到我過去時它卻遠遠的逃開,消失在小巷子裡,但是當我們經過幾條巷子時它卻又突然從旁邊跑出來,看著我們遠去。這些巷子就是它的天堂。
30.40年代,山東武裝抗日在徂徕山打響了第一槍,這裡成了抗日的指揮部,黎玉、洪濤等革命前輩都曾在這裡戰斗過,那個年代,徂徕村有70多個黨員,全村沒有出現過一個漢奸,成了戰斗的堅強後盾。這種淳樸的民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我們上山的途中,不時有在外掃雪的村民和我們打招呼,互不相識卻沒有陌生的感覺,而且大家打招呼的方式都不約而同的一致:“上山咧,這麼冷的天來喝點酒暖和下,再殺只雞頓頓。”喝點酒,殺只雞,成了這些村民的最熱情的待客之道。他們甚至都沒有問你是從哪裡來的、上山干什麼就直接把你請回家吃飯。你,敢這樣做嗎?
傳說中的大盆雞
“稀品”——炸螳螂
讓人垂涎的大盆雞
中午時分,我們在一家典型的農家小院裡吃午飯,在這裡,我們嘗到了徂徕山農家小院的美食。
一路上碰到請我們回家吃飯的村民都少不了的“炖雞”,最終在這裡出現在眼前——一大盆木耳炖雞,散發著濃濃的香味將嗅覺牢牢抓住。主人介紹,做飯用的木耳、雞,都是自己家的,大火炖,小火熬之後做出的湯濃、味美。
誘惑之下,筆者決定去廚房幫廚。這裡人家的廚房裡一般有好幾個鍋,分成不同的用途。攤煎餅園鍋,燒水用的小灶,鐵爐子,做飯用的帶風箱的大鍋……一根根劈好的木頭被塞到地鍋下,噼噼啪啪的聲音隨之響起,紅色的火舌一下一下的舔著鍋底,時不時還會躥出灶口,來下小小的肆虐。
“泰安有三寶,白菜、豆腐、水”,徂徕山是泰山的姊妹山,特色美食自然少不了這三樣——白菜炖豆腐。“白菜炖豆腐,吃好了再來!”做飯的阿姨很熱情的給我們端上了滿滿一大盆白菜炖豆腐。舀一勺放進嘴裡,完全沒有平日裡吃豆腐時澀澀的感覺。阿姨介紹說,這裡炖白菜的水用的是純天然的山泉水,炖出的豆腐又嫩又滑,口感非常好,用的白菜也是自家種的,不施化肥,純天然生長。
“再嘗嘗花生米,這也是自家種的,我們自己炒的。”端上的花生米成了飯桌上最受歡迎的菜,飯吃到一半時,花生米已經見底。這些花生米顆粒飽滿,大小均勻,吃在嘴裡不僅清香還有一種暖暖的感覺,與在超市裡買到的密封袋裝花生米真的有天壤之別。
飯桌上還有一道特殊的“野味”——炸螳螂。主人介紹,炸螳螂是一道美味, 這些螳螂是主人親自上山捉然後風干保存,等到客人來時再煎炸做菜,一般人是吃不到的。炸好的螳螂集酥、脆、香於一身,可整體放入口中,與炸知了蟲有幾分相似。
徂徕山,就像是現實中的世外桃源,美得像傳說,卻真實存在於我們的身邊。放下一身一手的忙碌,爬爬山,看看景,再品嘗一下山裡的美食,給心情放個假,才能更好地享受旅游的樂趣,享受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