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京杭運河倒灌水淹古鎮 居民歎木船派上用場
日期:2016/12/15 16:25:11   編輯:古代建築廣濟橋看上去矮了一截
原標題:來年6000畝枇杷或絕收甚至死亡
本報記者 施雯文/攝
連日強降雨讓京杭大運河水位高漲,雖然昨日雨止,但由於上游苕溪德清閘三天前的洩洪,前天,運河水倒灌進了千年古鎮余杭塘棲,截至10月9日10點,塘棲鎮共有18個村、4個社區均受到很大程度影響,其中,運河邊的萬人小區南苑社區汪洋一片,只能用船只出入。
杭州余杭區防指主任汪建江說,由於上下游水位均處高位,目前運河水位降低緩慢,塘棲受淹的情況可能還要持續兩三天。
廣濟橋看上去矮了一截
水北老字號門庭冷落
深一腳淺一腳,昨天下午3點,記者蹚水進入塘棲古鎮水北景區,眼前的大運河水位與堤岸齊平,水北東段路面已經被泡在水下,附近居民正蹚水出行。沿著水北街往廣濟橋方向走,路面有積水,沿街商鋪有不少關門停業,路上也看不到游客。
街上的聚源昌藕粉是塘棲百年老字號,因為店鋪沒進水,老店依然開張營業。吃一碗手工藕粉是10元,看店的師傅說:“十一長假是店裡一年生意最好的時候,前幾天,每天來店裡吃藕粉的客人有1萬多人,台風大水一來,這兩天幾乎沒有營收。”隔壁的法根糕點生意一樣清淡,老板雙手一攤,苦著臉說:“一天3萬多的營業額,一場台風就帶走了,這損失……哎!”
走到廣濟橋頭,記者發現,高聳的古橋看上去比往日矮了一截,兩側八龍盤珠的防撞柱也完全沒在水中。余杭防汛抗旱指揮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台風前,橋下的水位是1.5米,運河余杭段警戒水位2.66米,但昨天水位高達3.25米,這麼高的水位,倒退到1999年才有過。
運河邊的南苑社區
一萬多居民靠擺渡出行
離廣濟橋南250米是塘棲老城最大的南苑社區,也是這次運河水倒灌受災最嚴重的社區,這裡的180多幢居民樓裡,有3175戶11200多人居住,其中一樓487戶居民家中全部進水,有1200多人被迫臨時轉移。
昨天,記者來到南苑社區綠蔭路邊的塘棲一小區北門,幾只手劃船正在靠岸,岸邊水裡,站著幾個等船的居民,大水已經沒過大腿,水深大約80厘米。這些居民,有的出門去水北辦事,有的手提剛買的蔬菜准備回家做飯。船工師傅說,他們一共有15支手劃船,是社區上午剛從丁山湖村借來的,現在免費接送出行居民。
69歲的潘師傅家住35幢102室,他打算晚上找旅館過夜,他說:“前天凌晨社區路面開始滿水,但還不影響出行,晚上10點多,我家就進水了,水很快沒過腳背。我和老伴把客廳的冰箱拔了電源、架到凳子上,湊合在家過了一夜。昨天早上起床時,我們發現水已經沒過小腿肚,家裡是不能住了,只能另想辦法了。”
船工劃到南苑社區時,記者遇到社區副主任周立,他買了青菜、茭白、毛豆回單位,要給社區兩個孤寡老人做飯——因為老人家進水了,社區書記許文楚把他們背到社區,安排在活動室借宿,並照顧他們起居飲食。截至昨天,南苑社區已經轉移受災人口460多人。
丁山湖全村泡水
農戶捕魚啃芋頭充饑
除了城區四個社區受淹外,塘棲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是超山片區的丁山湖村,一條2.5公裡長的錢塘堤將14個自然村攔在塘外,加上塘內的4個自然村,全村有1000余人受災。目前,丁山湖村的所有道路和大部分民宅都被1米深的水淹沒。
“我們村的住戶很分散,從最北一戶到最南一戶距離4公裡路。村裡西面和湖州德清交界,南面連著超山柴家塢村,北面連著塘棲市區,全村只有一個叫丁河街農貿市場的集市,前天因為水淹被迫關閉,大家已經沒有地方買菜吃了。”
丁山湖村主任丁水敏說,村裡每家每戶的塘前屋後都有菜地,菜現在全泡在水裡了,大家就去水下摸點芋艿、毛豆、番薯出來充饑,大概還能吃兩三天吧。
“吃的不多,我弟弟昨天捕到了5斤魚,和鄰居們一塊分了吃。”丁水敏說,村中的丁山湖濕地總面積達到1000多畝,原本全村60%的面積都是水域,是一個養殖豐產區,魚類資源,除了四大家魚,還有許多野生魚。當地村民世代以捕魚為生,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小木船。
村裡一位老人告訴記者,“以前這裡的人出行都靠著小木船,沒了它不行!娶妻要用船,生孩子也要用船,就算辦喪事也要用船”。上世紀80年代,村裡通了道路,村民出行不再依賴船只,幸虧一葉窄窄的木船至今沒有消失,現在抗洪還派上了用場。6000畝枇杷田受淹
來年枇杷或絕收甚至死亡
說到塘棲,最有名的還是枇杷,可這回,全鎮9000多畝枇杷田有6000畝受淹,另有水稻、蔬菜、瓜果等很多農田受淹。
塘棲塘北村是余杭區耕地面積最大的行政村,也是塘棲枇杷的最大產區,目前全村2600畝枇杷田和900畝農作物受淹。
“從前天起,全村用54台機泵、3個大型排灌站24小時不間斷往外抽水,但還是沒能改變大田被淹的悲劇。”塘北村書記羅慧明告訴記者,枇杷樹是旱地植物,不喜歡潮濕的土壤,如果泡在水裡超過24小時後,遇到高溫、晴天會發生爛根,輕則來年枇杷絕收重則整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