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古城古鎮古村消防短板不能光“口頭重視”
日期:2016/12/15 16:23:54   編輯:古代建築獨克宗古城大火並非孤例。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內,從湖南洪江古城到雲南麗江古城,再到重慶風雨廊橋,脆弱的古城和古建築頻頻遭遇災禍摧殘。
李善明 攝
雪花紛飛。1月13日,寒氣籠罩下的雲南香格裡拉縣獨克宗古城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殘垣斷壁,宛若經歷了一場殘酷的戰役一般,1月11日凌晨1時37分,獨克宗古城發生火災,經過幾千人近10個小時的緊張撲救,大火終於被全面撲滅。
面對損失異常慘重的這場回祿之災,香格裡拉縣縣長肖徐表示,在今後古城的重建方面,肯定要進行統一規劃,規劃之後,還將請專家進行論證。“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房屋質量,都將充分吸取本次大火的教訓,包括消防設施等,采取高標准設計。”
據悉,災情發生後,中共迪慶州委、州政府迅速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和現場指揮部,第一時間組織了近2000人的滅火隊伍,出動消防車39輛,並調用10余台挖掘機等大型工程設備,拆除了43棟建築和50棟房屋屋頂,挖掘近2000多米的防火隔離帶,防止了火勢的進一步蔓延。
災後,當地立即共轉移安置群眾2600余人。
經有關方面初步統計,火災共造成獨克宗古城倉房、金龍、北門三個社區受災,轉移安置民眾2600余人,燒毀房屋242戶,因建立防火隔離帶拆除43棟,拆除房屋屋頂50棟。此外,火災還造成古城內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佛教文化藝術品燒毀,損失慘重。
初步調查顯示,起火點位於古城中下段的如意客棧,基本排除人為縱火。
據了解,如意客棧起火後,火災蔓延相當迅速,很短時間形成“火燒連營”之勢,對此迪慶州常務副州長張志軍認為,是三大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獨克宗古城內的建築大多數是土木結構,加之風力較大,造成火勢迅速蔓延。其次,古城內部道路非常狹窄,大型消防車輛無法直接進入受災核心區。第三,由於天寒地凍,氣溫極低,造成消防設施水壓不足。”
但在2012年,迪慶消防支隊就有文章就指出,“古城由於建築耐火等級低、建築布局特殊等原因,消防安全現狀不容樂觀。”
火災被撲滅後,有人質疑,認為“在古城救火的時候發現消防栓沒有水。”
迪慶州公安消防支隊支隊長陳天昌對此解釋說,獨克宗古城以前沒有消防設施,近年來,迪慶州、香格裡拉縣新建大批消防基礎設施,包括室外消防栓系統。“入冬以後,香格裡拉氣溫為零下十多攝氏度。為了防止凍裂,消防管道裡不能充水,發生情況以後再放水。由於水從高處下來,消防管道充滿水要有一定時間。”
“消防官兵展開撲火時,管道裡是有水的,大概15分鐘以後,處於高位的消防栓壓力不足。”他表示。
換言之,獨克宗古城的大火所以釀成如此慘痛的巨災,也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之便利,這就敲響了雲南不少珍貴古建築物絕火患防火災的警鐘。
火災發生後,1月11日14時,雲南省省長李紀恆主持召開搶險救災工作會議,提出7點要求,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吸取此次火災教訓,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戒備之心,務必做到警鐘長鳴,切實做好城鄉防火和森林防火工作以及各行各業安全工作。
據了解,麗江古城等類似地方有關部門已經開始查找火災隱患,避免重蹈獨克宗古城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