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踏遍嶺南古村民宅

踏遍嶺南古村民宅

日期:2016/12/16 18:24:14      編輯:古代建築

一、廣西黃姚古鎮

  黃姚古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昭平縣,景區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峰聳立,溶洞幽深,清溪環繞,古樹參天。自然景觀有8大景24小景,保存有寺觀廟祠20多座,亭台樓閣10多處,多為明清建築,著名的有文明閣、寶珠觀、興宇廟、獅子廟、古戲台、吳家祠、郭家祠、佐龍寺、見龍寺、帶龍橋、護龍橋、天然亭等。鎮內房屋多數保持明清風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人文景觀有韓愈墨跡,何香凝、高士其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許多詩聯碑刻。

 二、廣西桂林大圩古鎮

  大圩位於廣西桂林市東南19公裡的漓江北岸。古鎮始建於公元前200年,曾是廣西四大圩鎮之首。大圩四周有社公山、景山,磨盤山,鎮西毛洲,四面環水。如今鎮中仍保存著明代的單拱石橋——萬壽橋(即《劉三姐》電影中的古石橋}。清代的高祖廟、漢皇廟,廣東、湖南會館,長達5公裡的青石板路,兩旁擠滿了青磚青瓦樓房,以及古碼頭、烽火牆等一系列歷史文化古跡。孫中山北伐時,曾在塘坊碼頭發表演說,當地民眾送上一個裝有南瓜和百果的木桶,象征南北統一,令中山先生大為高興。大圩是盛產柑桔橙柚的大果園,風景優美,田園如畫。

 三、廣西南寧揚美古鎮

  揚美古鎮位於廣西南寧市永新區的西部,滾滾而來的左江下游之岸,距離南寧市區36公裡。揚美古鎮始建於宋代,繁榮於明末清初,以古鎮、老街、碧水、金灘、奇石、怪樹著稱,也是辛亥革命黨人黃興、梁烈亞進行革命活動的根據地。現有700余棟明清建築。保留較為完整的景點有:清代一條街、明代民居、魁星樓、黃氏莊園、古埠碼頭等,揚美江灘以及周圍的左江亦風景如畫,其青坡懷古、劍插清泉、灘松相呼、雷峰積翠、亭對江流、金沙月夜、龍潭夕影、閣望雲霞等八景尤負盛名。揚美的古樂曠遠悠揚,常在婚禮、祭祀等民間活動中演奏。古鎮民風古樸,保存完好的古碑記載著祖先的文明公約。許多電影、電視劇都曾以揚美景觀作為外景。揚美崇文尚德,曾建有八個孔廟,清代在不足百戶的臨江街就有五名舉人,而全鎮就有十多名進士,禀生、附生、增生等更是遍及全街各戶。

四、廣東順德逢簡古村

  逢簡村位於順德市的杏壇鎮西北部。該村以水道為界,將村落切割成若干小沙島。村落的外圍分別有廟宇和環繞的河道,巷道景觀為廣府村落傳統的青磚牆麻石鋪地,,河道兩旁有紅砂巖、麻石鋪就的駁岸,河道一側與其平行的是麻石鋪就的臨河步道,河岸兩旁有古榕、蕉林、石榴等林木,臨河步道一側是由民居、宗祠等建築。村內有各種橋30多座,其中的三孔石拱橋明遠橋,始建於宋代,橋的護欄上有雕刻精美的石獅子。逢簡的古祠堂多達70 余間。大多數保留著明代的建築風格。巨濟橋西側不遠處的“和之梁公祠”,門口梁柱上的木雕十分精致。

  五、潮汕農村傳統民居

  潮汕農村傳統民居的樣式很多,且都用生動形象的名稱來命名,如“四馬拖車”、“四點金”、“下山虎”等等。

  一,四點金:“四點金”是潮俗獨特的村居,是一種多層次、對稱、平衡、結構完整的平房式宅第。外圍一般有圍牆,圍牆內打陽埕,鑿水井;大門左右兩側有“壁肚”;一進門就是前廳,兩邊的房間叫前房;進而是空曠的天井,兩邊各有一房間,一間作為廚房,稱為“八尺房”;另一間作為些草房,一般稱為“厝手房”;天井後邊為大廳,兩邊各有一個大房。“四點金”的構築還有多種:只有前後四個正房,沒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廳齊向天井的,稱“四稱會”;前後房都帶八尺房和厝手房的,則變八房為十室的稱為“四噴水”。如果有“四點金”外圍建一圈房屋,則謂之“四點金加厝包”。舊時只有殷富顯達的家庭才能建造。

  二、下山虎:“下山虎”房屋的建築在潮汕農村中較為普遍。建築格局比“四點金”簡單,少了兩個前房,其余基本一樣。“下山虎”因為門路出入不同,順此有開正門和邊門的區別。通常中間不開大門而只開兩邊門的稱為“龍虎門”,也有既開正門又開兩邊門的。整座格局形成前低後高,因此得名。

  三、四馬拖車:“四馬拖車”也稱“三落二火巷一後包”是“四點金”的復雜化。“‘落’是潮汕方言,即進的意思。第一進有凹形門廳,俗稱‘門樓肚’。一進與二進間,有天井及左右兩道通廊。過了天井便是二進,二進有面闊二間的大廳,兩邊各有一間房子稱為‘大房’。二進和三進中間也有天井,三進的結構與二進相同,只是三進的大廳後面隔開一塊狹長的暗間,稱作‘後庫’。後包指三進後面的一列房子。整個建築格局就像一駕由四匹馬拉著的車子,故名‘四馬拖車’”。“四馬拖車”整個建築的各個部分都有它特殊功能。頭進的‘反照’是為了遮擋路人和客人的視線,不致使屋裡一覽無遺。長輩們重要的會見和議事則在二進和三進的大廳進行。三進的大廳還設置祖龛供奉祖宗靈位。逢年過節、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國,就要開龛門祭拜抑或向祖宗“告別”;家人做了傷風敗俗的事要繩之以家法,也要開龛焚香,讓他在祖宗面前請罪。後庫則是供粉喪事時停放棺柩的地方。家中遇上辦喜事,則各進大廳的禅門洞開。辦喪事時更為隆重,不單要卸下“反照”,還要卸下各進的禅門。所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撐起帳篷。這樣一來。一、二、三進形成了一個寬敞的大空間,便於進行各種活動。“四馬拖車”規模龐大,為大官宦、大富豪人家所建。現存較完整的“四馬拖車”如澄海縣隆都鎮的“慈黉爺故居”。

  無論是“四點金”還是“下山虎”,潮汕民宅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極其注重裝飾,故有“京華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