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姚家村遺址開挖 四個探方會有輪廓出現(圖)
日期:2016/12/15 15:07:15   編輯:古代建築
昨天,省、市兩級的考古專家對南湖區新豐鎮姚家村的遺址進行搶救性挖掘。記者趙穎碩攝
挖下去,一厘米、一厘米,我們漸漸接近歷史。連續的陰雨結束了,天終於放晴,姚家村遺址的挖掘工作也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昨天,考古人員在遺址上先布了4個探方,隨後,16名工人在專家的指導下開始挖土。記者從考古隊了解到,今天4個探方基本會有輪廓出現,五六天後,考古人員有可能在這4個探方裡看到文化層。
昨天開始布方挖土
一個星期前,負責姚家村遺址挖掘工作的考古人員就已經駐扎在遺址附近,然而,連續的陰雨天氣使挖掘工作遲遲開展不了。為了盡快對姚家村遺址進行搶救性挖掘,天一不下雨,考古隊就“動一動”。上周後期,在下雨的間隙,考古隊找來挖土機,將准備布方的那部分遺址的最表層泥土鏟去。上周日,天晴了,考古隊又趕緊找來3名工人,在那片區域旁挖了排水溝。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姚家村遺址。遺址較居中的一塊區域上,考古人員已用繩子和地釘布了4個探方。4個探方大小一致,長和寬都是9米,其中3個探方由南到北呈“一”字排列,另外一個探方在東面,與3個探方最中間的那個並排。一個探方與一個探方之間有1米寬的隔梁。每個探方內有4名工人,他們用釘耙、鏟子等工具,按照考古人員指定的深度一點一點地往下挖土。昨天下午3點30分左右,每個探方內都被挖去了5厘米到10厘米深的土。
有人趕去學知識
參與挖掘工作的16名工人都是附近姚家村、何家浜的村民,男女都有,以四五十歲居多。前兩天,考古人員挨家挨戶找人幫忙,聽說要搶救性挖掘姚家村遺址,附近的村民一呼百應,作業用的工具都是他們從自己家裡帶來的。
“今天是我們第一天開工。”40多歲的姚阿姨邊鏟土邊對記者說,“上午8點挖到下午4點。現在還沒挖到什麼東西呢,挖到東西的話我們就會跟專家說,然後由他們來處理。”姚阿姨說,雖然自己是姚家村的人,但關於姚家村遺址,她了解得不多,“很想看看我們村裡的這個遺址中究竟有些啥東西。”家住繁榮村大王廟24號的姚奶奶的兒子也趕來幫忙,姚奶奶上了年紀,腿腳不利索,記者路過她家時,她正在跟鄰居聊天,“兒子干完活回來後就會跟我說挖遺址的情況。”
知道考古人員昨天開始在遺址處布方挖土的消息後,附近一些對此感興趣的人陸陸續續來到遺址處。顏先生住在新豐鎮上,昨天,他興沖沖趕了過去。顏先生告訴記者,他對考古有些興趣,小的時候,曾在新豐東面看考古人員挖過古墓,挖掘遺址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今天是來學知識的。”在現場,顏先生找准時機向考古人員問了不少關於遺址的專業問題,熱情的考古人員耐心作了解答。
據考古人員介紹,最近這兩天,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繼續在這4個探方內一層層往下挖土,挖一層土在5厘米到10厘米之間,挖掉一層土後,就把地刮平,看土色、土質,尋找古人留給我們的蛛絲馬跡,以確定下一步工作。往下挖到一定的程度,就不是一層層這麼挖了,而是要根據土壤年代的先後來挖,先挖距離我們時間近的土壤,“如果天氣一直晴好,五六天後應該能看到文化層。”考古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