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黃陂現4300年新石器遺址 疑似武漢最早城市(圖)

黃陂現4300年新石器遺址 疑似武漢最早城市(圖)

日期:2016/12/15 15:07:14      編輯:古代建築

 

部分古陶片

 

 

古城牆的橫斷面

 

    在距離武漢市黃陂區城關鎮約10公裡處,我省考古隊員近期發掘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初步判斷可能是一座4300年前的古城遺址。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紅星等專家趕赴黃陂考察。

    今年9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劉輝率隊在黃陂鐵路沿線開展搶救性文物發掘時,在祁家灣鎮張西灣村一處台地上,發現有古城跡象。經過兩個月挖掘,果然發現明顯的城垣堆積,城垣邊還有落差明顯的城壕遺跡。

    其中,壕溝寬40米左右,城垣基底現寬25米至30米,現存高度在3米至7米之間。同時,考古人員還發掘探方13個,出土大批灰陶、黑陶、紅陶,器形有圈足盤、寬折沿大口罐、鴨嘴形鼎足等等,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典型陶器。

    劉輝介紹,經科學探測,這裡很可能是一處距今4300年左右的城址聚落,面積約9.8萬平方米。但是,由於周邊稻田積水,仍有部分環壕未探明;且城垣內現代人口居住密集,還未發現能夠明顯判別類型的房基,也未發現墓葬。因此,此處城址還待進一步發掘及更多證據來佐證。

    據稱,目前武漢地區發現最早的城址——商周時期的盤龍城遺址距今3500年左右。一旦黃陂張西灣城址確認,武漢地區的文明史將向前推進近1000年。而且它將是江漢平原上最偏東的古代城址,對於研究長江中游古代城市的興衰具有重大意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