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同濟湧改造發現明代天後廟古跡

同濟湧改造發現明代天後廟古跡

日期:2016/12/14 12:08:22      編輯:古代建築
    近日,隨著禅城祖廟街道同濟湧改造工作的推進,文華裡投資有限公司在同濟湧靠近文華裡的位置,首次發現了明代天後廟的古跡,決定出資400萬~500萬修復,現向市民征集天後廟舊照片。修復工程最快將在明年春節前完成,屆時將與改造後的同濟湧一起向市民開放。

    古跡損壞嚴重,門楣難以辨別

    此處古跡是由文華裡投資有限公司在施工時偶然發現的,該公司董事長唐展峰表示,當時以為只是普通民居,沒想到鑿開牆灰後,竟然有很多壁畫和石刻,他表示,難得在市區中發現一處古跡,公司將出資進行修復保護。

    記者現場發現,該處古跡混跡於一片古舊平房中,從剝落的牆漆處可以看到建築以青磚建成。整座建築已經基本看不出天後廟的原貌了,如果不是門額處牆上仍清晰可辨的“光緒二年孟冬吉旦”等小字,恐怕會淹沒在改造中。在一串小字左側,被灰沙塗抹成了白白的一片,僅“天”字較清晰,其他“後”“古”“廟”等幾個字因年代久遠以及建築外立面被破壞等原因,需要仔細辨認,才能看清楚輪廓。走入建築內部,也只剩下幾十平方米的空間,這裡曾經一度被當成民房出租,地面已經鋪了現代的地磚。據資料記載,天後廟原有200多平方米。

    “房子裡確實曾經有很多壁畫和石刻,‘文革’時期,人們為了保護這些壁畫,就用石灰水塗抹遮蓋掉”,住在附近的老街坊回憶道。

    修復工程將在明年春節前完成

    翻查資料發現,天後廟內還有眾多石碑,現在都收藏在祖廟博物館的碑廊內,這些石碑的詳細記錄也成為了天後廟修復的重要資料來源。出資方負責人唐展峰表示,將投入400萬~500萬元對其按照原有的規模進行修復,但目前圖片資料相當匮乏,正向市民征集天後廟的舊照片。

    而由於天後廟的位置位於正在重點整治提升的同濟湧范圍,其修復進度和規劃將與同濟湧相配合,將增設天後廣場以及同濟湧碼頭。最快將在明年春節前完成。修復完成後,將免費開放給市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