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縣黃坳鄉朱砂村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該村現有古建築約2萬平方米,大多保存完好,歷史最久遠的完工於1785年。去年,朱砂村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修水縣采取多種方式,對古村建築加以保護,千年古村已開始煥發生機。
禁止拆舊建新保護傳統村落
在村裡記者看到,年代最久的瞿家老屋由5棟青磚灰瓦木雕門的老屋組成,分別為:三幢堂、上衛賢、下位賢、新屋裡、洋屋裡。
朱砂村村支部書記瞿維池介紹,由於過去居民“拆舊建新”,導致古建築遭到破壞,於是村裡決定禁止在古建築保護范圍內進行房屋拆建。目前村內古建築保護已經完成,正在對村中古屋進行維修,環境整治工作同時展開。
修水縣城建局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現在對傳統古村古建築的保護、維修工作還在進行中,村內的大多數房屋由於時間過長已老化腐朽,需要加固和維修,縣裡每年投入15至25萬元資金用於古村房屋的維護和加固。通過申報並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後,經由有關專家考察後,中央財政下發對古村的保護扶持補助資金300萬元,用於對古村古建築的整體維修。
但是,僅依靠這些補助、扶持資金還是難以對近2萬平米古建築進行修繕,目前古村仍面臨著修繕資金不足和群眾保護意識不強的問題。
種植金錢柳向旅游業進軍
古村周邊生長著許多古樹,其中野生金錢柳頗有特色,對防治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有療效。當地政府決定,在古村實施金錢柳種植計劃。
朱砂村村委會租用村民500畝土地,成立金錢柳種植合作社。收獲時,按每公斤1元錢付給村民,如果合作社雇用村民做事,則另付工錢。此外,村民自行種植金錢柳,則給予每畝500元的補助。這既為古村保護提供了一定的資金保障,也為該村未來的旅游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記者了解到,現在居住在古村的人很少,只有少數老年人捨不得離開。省社科院專家認為,朱砂村應不斷完善自身基礎設施建設與周邊公路交通,讓居民住在古村裡才是最好的保護。另外,應整理古村落的文獻歷史,發掘古村落的文化內涵,保持古村落的風貌,發揮其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