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太平天國時期軍事遺址被發現 為江西首次發掘(圖)

太平天國時期軍事遺址被發現 為江西首次發掘(圖)

日期:2016/12/15 15:06:55      編輯:古代建築

 

考古人員介紹營房“原形”

 

    近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在瑞金市武陽鎮楊梅崗村東南部的石獅寨上,發現了一座太平天國時期的山寨軍事遺址。23日,經考古人員近兩個月的發掘,一座14600余平方米的山寨軍事遺址布局呈現在世人面前。據專家介紹,這是江西省境內山寨軍事遺址發掘的先例,為清代晚期的太平天國運動戰事研究保存了大量的遺跡。記者當日趕赴現場進行了探秘。 

    現場

    四大重要軍事遺跡“現形”


    23日上午,在現場考古發掘領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賴祖龍的帶領下,記者一行到達這座太平天國時期的山寨軍事遺址現場,遺址群位於瑞金市武陽鎮楊梅崗村東南部綿江旁邊的石獅寨上。

    遺址分五個發掘區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石獅寨軍事遺址所處位置地勢險要,四面懸崖峭壁,高出綿江水面約120米。記者走上石獅寨軍事遺址,可清晰看見高出地表1米多的寨牆,寨牆上有垛口等軍事防御性設施。在巖體上可看到許多規則排列的柱洞遺跡。賴祖龍告訴記者,遺址布局共分成五個發掘區。

    重要軍事遺跡“現形”

    “寨牆、營房、哨所(柵欄)、石臼(水井)這四大重要軍事遺跡依稀現形。”賴祖龍告訴記者,石獅寨軍事遺址的寨牆是依山體走勢而建,險峻處未築寨牆,整個山寨面積14600余平方米。

    另外,記者在遺址上發現有大量柱洞。賴祖龍介紹說,柱洞能夠分辨出建築遺跡的有哨所6座、柵欄2處。哨所所處巖石是整座石獅寨的最高點,由連續的4個柱洞組成,可以看到整個綿江。柵欄位於哨所西南方,是防御性軍事設施。

    推測

    系“鄉勇”軍事要塞

    “石獅寨軍事遺址從其發現的遺跡及出土的遺物分析,應該是一處具有明顯軍事性質的山寨遺址。”賴祖龍對記者說,根據推測該遺址年代應為清代晚期,距今150年左右。賴祖龍告訴記者,該遺址可能與清代晚期鹹豐、同治年間的太平天國運動有關。另外,該軍事遺址應是“鄉勇”固守的一處軍事要塞。瑞金開辦“團練”、“鄉勇”目的就是為了對抗太平軍。

    意義

    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樊昌生表示,石獅寨軍事遺址的考古發掘是江西省第一次對山寨軍事遺址進行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為江西山寨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對古代軍事防御工事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另外,遺跡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是一處難得的保存完好的軍事要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