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河北高陽發現清代家族墓地

河北高陽發現清代家族墓地

日期:2016/12/15 15:03:36      編輯:古代建築
  為配合保滄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會同保定市及高陽縣文物保管所於去年6月對位於高陽縣邊家務村南的一處清代家族墓地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獲得了墓地的完整布局及一批新的考古資料。     墓葬共6座,由北而南分4排斜錯排列,第一排1座,第二排2座,第三排1座,第四排2座,其中雙人葬3座,三人葬2座,單人葬1座。皆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坑長22.6米,寬0.62.7米,深0.81.1米,其中雙人葬M3的北壁不等距排列有3個壁龛。各墓中的葬具均為木棺,棺底鋪草木灰。骨架皆頭向北,頭枕或腳蹬土坯,有仰身直肢和側身曲肢兩種葬式。隨葬品皆放置在墓坑的北端或壁龛中,以1件瓷罐和1件鎮墓瓦為一套組合,雙人葬中兩套,三人葬中3套,個別墓中還有銅紐扣和銅钗、帽頂飾等遺物出土。瓷罐為雙系和四系罐、無系罐,分醬釉和黑釉、青釉三種,系在入葬時均被砸掉。鎮墓瓦的符為朱砂或墨繪,咒語用楷體或草體寫成,可辯有“除邪斬鬼”、“成化”、“亡□”、“安鎮”、“墓中”等內容。     棺中均隨葬有110枚數量不等的銅錢,分別為“乾隆通寶”、“嘉慶通寶”、和“道光通寶” 從墓葬的排列關系及遺物特征和銅錢年號看,為清代中晚期的平民家族墓地。    高陽清代家族墓地是河北省近年來在配合基建工程中繼發掘河北大學紫園生活區明清墓葬之後的又一次發掘,紫園生活區墓葬的特點之一是各墓中均隨葬陶瓦和鎮墓瓦,高陽墓地除仍具有這種特點之外,新增加了墓主人頭枕和腳蹬土坯以及個別墓壁上設3個壁龛的內容,這種埋葬形式在河北是首次發現,反映出保定市域在明清時期的特有葬俗,為研究該地區該時期的墓葬文化補充了新的材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