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罷《色,戒》去新場古鎮接個頭
日期:2016/12/16 18:44:31   編輯:古代建築不得不佩服李安的獨具慧眼,上海周邊的古鎮何其多,偏偏選了不溫不火的新場古鎮作為外景地之一,想來也是看中了古鎮傳承至今的那份寵辱不驚的煙火氣。較之新場,很多古鎮的似水年華倒好像一場秀了。
新場大街有一塊歷史非凡的牌坊,始於明朝萬歷年間,牌坊主人是名列九卿的高官。當年自然很得意,就立了個牌坊以流芳百世。牌坊上甚至還精心打造了石算盤、石珠子,工藝相當了得。
這道牌坊,隔開了復古的繁華和現時的市儈,人力車夫、三輪車夫、當鋪老板、雜工、苦力是上世紀40年代司空見慣的風景。這應該也會成為《色,戒》中最具老上海味道的景地之一。片場的牆上“南北雜貨”四個斗大的字是劇組人員爬在竹梯上直接用毛筆寫的,一個字有一張方桌那麼大。
一塊招牌一場大戲
一穿過牌坊,就走進了古鎮。因為這部電影的緣故,這裡商鋪的招牌格外有質地。泛著黃,有歲月的味道。木頭柵欄的商鋪有些開著,有些關著。古董店開著,門口貼著李安導演的照片。主人悠然地站在櫃台前喝茶,任憑外面的人把他也當了明星,咔嚓咔嚓著。
電影裡那對革命青年秘密接頭的“朝陽書店”以前是一家服裝小店,如今劇組撤離後只剩一塊招牌;電影裡“裕順祥理發店”、“張泰昌洋鐵鋪”和“滬寧台旅館”等場景,也都恢復為老鎮原先的鞋店了,一切照舊。
看過外景地,還是很“入戲”的話,不妨上到洪福橋邊清風第一茶樓喝杯茶,定定神。老茶樓三層樓面古色古香,只要花兩元錢,就能唠嗑、吃瓜子、喝茶,一樓還有說書人,折扇一把,醒木一拍,“書接上回……”就著清風斜陽,又是一段好時光。
一條小巷一個故事
除卻這條拍戲的新場大街,其實越往裡頭走,越有味道。古鎮不大,但巷子深深。租上輛三輪車,聽著車夫的介紹,穿梭在恰好三輪車寬窄的巷子中。小巷夾著青青的小河。河上每隔10米就橫出一座小橋,樣式各異,最有名的一座叫千秋橋。河靠岸的一側有雕花的石欄,石欄邊植著年代久遠的香樟樹,陽光灑下來的時候,被地上的樹影剪成一塊塊支離破碎的光斑。
小河的另一側豎著很多奇怪的狀似馬鞍的墩子,叫做馬鞍橋,其實就是每家每戶的私家碼頭,這為新場古鎮所獨有。橋身上往往有一對“牛鼻孔”,人們上岸時用來拴小船的。
拴好小船,邁上一個個馬鞍橋就是一戶戶私家的宅子。院子裡往往是石板的地磚,房子是翹起的屋角,镂花的窗門,泛舊起皮的灰牆壁,層層疊疊的黑瓦片連成的房頂。
老房子裡的居民繼續著他們波瀾不驚的生活。每戶人家的院子裡或者門口都擺有幾個壇壇罐罐,種上些月季、大蔥和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老太太扎著頭巾在自家門口生火燒飯,女人靠在竹椅上戳著毛線針,日子就這麼裝在壇壇罐罐裡。
TIPS
■交通:可乘上海旅游二號線、滬南線、廣野線、原野線、南杜線、龍陽路地鐵站乘龍泥果線等至新場下車。自駕車過盧浦大橋至外環線,到滬南公路右轉彎,筆直向前。
■門票:古鎮沒有門檻,不設門票。但是如果要參觀浦東派琵琶館、彩豆畫館、端午民俗館、新場歷史博物館聯票30元。(文/丁一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