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地區夏代早期遺存分布廣泛 遺址或與夏王有關
日期:2016/12/15 15:06:56   編輯:古代建築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張松林在日前結束的“早期夏文化學術研討會”上介紹說,近10年的考古調查和發掘表明,嵩山地區夏代早期遺存遺址眾多、分布廣泛,其中幾座大遺址可能與數個夏王有關。
嵩山位於中原腹心地區,其分布范圍東達開封以東,南過平頂山,西達洛陽,北至焦作等地,面積超過2萬平方公裡。
調查結果顯示,以新砦遺址為代表的夏代早期文化遺存在嵩山地區分布范圍非常廣泛,特別是河南龍山文化遺址不僅數量多,而且遺存豐富。龍山文化時期,嵩山地區遺址數量迅速增加,從仰韶文化時期的150多處增加到近400處;從聚落規模上看,這一時期出現了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和極大型聚落遺址。
其中,面積在50萬至100萬平方米的特大型聚落遺址有新密新砦遺址、荥陽車莊遺址、新鄭大司遺址、禹縣瓦店遺址等,面積在200萬至300萬平方米的極大型中心聚落遺址有偃師二裡頭遺址、鞏義稍柴遺址。這些中心聚落遺址的出現,反映了龍山文化晚期,社會結構進一步復雜化,進而產生文明。
張松林說,這些大遺址,可能與夏代數座都城有關。如登封王城崗遺址可能與“禹居陽城”有關,禹縣瓦店遺址可能與啟都有關,鞏義稍柴遺址可能與少康之都有關,新砦遺址二期文化與鞏義花地嘴遺址的文化面貌前後相接,正好為理解文獻記載的“太康失國”“五子之歌”這段歷史提供了考古證據。
早期夏文化研究是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近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對二裡頭、王城崗等幾座大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獲。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積極配合兩大工程進行考古發掘的同時,依托地域優勢,開展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工作,全面了解了鄭州地區乃至整個嵩山地區夏代早期文化遺存的分布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