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武縣文物部門獲悉,西北大學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專家,於本月6日再次對報恩寺壁畫損毀情況進行調查測試,為下一步正式開始壁畫修復工作做准備。報恩寺壁畫有著500多年的歷史,修復項目於2014年4月啟動。
報恩寺內遺存有大量精美的古代壁畫及泥塑牆藝術作品,其主要完成於明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距今已歷經500多年。目前,古代壁畫主要分布在大雄寶殿和萬佛閣內,共計面積約445.8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明代中期官式風格,並帶有一定的地方特征,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具有十分豐富的文物價值。但由於年久失修,再加之部分建築牆體受地震影響變形開裂,使得壁畫泥塑支撐結構受潮松解,特別是萬佛閣內壁畫表面在歷史上曾經被人為塗白覆蓋,面積近80平方米,畫面內容已不可辨認。
為確保這一珍貴歷史文化遺產不因病害而損毀,並得到有效保護,必須及時進行搶救性修復。由於古建築壁畫修復專業性很強,技術要求很高,所以前期准備工作十分重要,西北大學、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專家已多次到報恩寺調查研究。
報恩寺壁畫保護修復項目於2014年4月啟動,需要修復的壁畫面積達1000余平方米。隨著此次調查的完成,報恩寺壁畫保護的前期工作基本結束,下一步即將開始的修復工作包括酥鹼加固、大面積空鼓的灌漿加固、煙熏壁畫的清理以及人為覆蓋白灰的清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