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省公布第五批3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渝水區羅坊鎮下寸村榜上有名。下寸村是一個古建築群保存較好的歷史文化名村,現存古民居完整的有35幢,建築面積達5015平方米。散發魅力的古村落並非只是簡單的歷史遺產,而是當地居民對家園的集體記憶,並嘔心瀝血營造的結果。正因如此,本報記者近日探訪了下寸村,踏著青石板的足跡,在青磚碧瓦、雕梁畫棟之間,觸摸歷史留下的痕跡。
古村風貌古色古香
下寸村坐落在羅坊鎮政府東北面,位於集鎮中心。走進下寸村,只見村道蜿蜒曲折,古樸幽靜,青磚碧瓦的建築成群連片,護村河袁河從村子東南面由西向東蜿蜒而過,就像母親的纖纖玉手,環繞著她的腰身。巷子口,幾位白發老人恬然閒適地坐在石頭上聊天,甚為惬意。
與下寸村隔河相望的,是羅坊會議舊址,著名的《興國調查》,讓羅坊這個普通的名字與一代偉人聯系在一起。而下寸村的西、北面,則是羅坊鎮政府及商貿中心。也許是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著下寸這古色古香的古村風貌。
下寸村原名暇邨。據《暇邨胡氏族譜》載:北宋乾德年間(公元963~973年),內閣中書胡濬“遷渝川羅溪峰,其下半裡許有赉湖龍塘,擅山水之奇特,鐘地脈之靈長,心焉愛之,遂由廬陵芥城道院而居焉”,後逐漸繁衍,傳至今有三十多仕,一千多年歷史。
下寸人才輩出,忠孝烈節士多有表彰。據載,下寸歷代登科錄中記錄國子生13人,邑優生1人,邑文庠生3人,郡文庠生3人,邑庠生2人,郡生1人,議敘八品2人,候選布政司1人。南宋胡禁白為資政殿學士,明代胡榮為廣西參政,胡遠官至刑部主事、員外郎,胡琏官至刑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