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文廣局了解到,日前省政府公布了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我市有15處名列其中。
據了解,我市的這1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了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及石刻等。其中,古遺址有東港椅圈鎮桦木村的桦木山遺址(新石器時代)、鳳城市白旗鎮黃旗村的尖砬子山城(明)等7處;古墓葬有寬甸大西岔鎮北江村雞冠砬子墓群(漢至唐)等2處;古建築有寬甸永甸鎮坦甸村大奠堡城址(明)1處;石窟寺及石刻有寬甸振江鎮石柱子村奭公德政碑(清)等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有孤山鎮西後街楊家大院(1878年)等3處。
這次公布的晉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年代最久遠的是桦木山遺址。該遺址面積20000平方米,是丹東地區分布面積最大的新石器晚期至青銅時代遺址。
寬甸青山溝鎮飛瀑澗村的青山溝小城子山城,2011年還曾入選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該山城依山就勢,面積80000平方米。城內還有一口水井,井口直徑約2米,現已坍塌。還有白菜地邊牆、楊家大院等文物古跡,無不講述著丹東悠久的歷史文化。
據統計,丹東目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已有200多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鳳凰山山城、東山大石蓋墓、鴨綠江斷橋、前陽洞穴遺址、後窪遺址、抗美援朝下河口公路斷橋遺址6處。明長城虎山段遺址(包括江沿台堡城址、虎山前烽火台址、冒氣頂烽火台址、石城烽火台址、孤頂烽火台址、南荒溝烽火台址)、赫甸城城址並入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城”項目。
算上此次公布的15處,至今丹東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了31處,還有60多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0多處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些文物保護單位承載著丹東地區悠久的歷史文明、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涵蓋了地上、地下各個時代的文物遺存。據介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後,下一步,市文廣局將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嚴格按照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即有保護范圍、有標志說明、有記錄檔案、有專門機構或者專人負責管理的工作要求,做好新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