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不會拆除現存古建築,將打造歷史文化公園
近日,有微博網友稱“海南唯一現存的古縣衙——定安老縣府正被拆毀重建”,這一消息引起不少網友關注。有著近700年歷史的定安古縣衙被拆建是否屬實?記者實地調查後得知,定安縣正對古縣衙進行修復,但不會拆除現存的古建築。
走進位於定城鎮中南街和東門街丁字路口的定安古縣衙遺址,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刨制加工三四米長的粗木,而這些進口的菠蘿格木將加工成古建築用的木柱。在古縣衙二堂內,定安縣古縣衙修復重建工程項目部的工程技術員許聲福指著屋內的木柱說:“木柱年久自然損壞已經傾斜,支撐不了多久,必須換掉。但底下的石墩歷經幾百年是完好的不會拆掉。按照現存的二堂骨架及古建築風格,修舊如舊。”
據他介紹,對於古縣衙遺址建築部分,能修復的則進行修復,但不會拆除現存的古建築。目前,對老縣衙修復的木工、土工建設已開工,按照圖紙和規劃設計,嚴格到縣衙原貌的每一根木柱是方的還是圓的,都有講究。記者了解到,項目部後期還將復原牆壁開裂,存在安全隱患的古縣衙大門,最大限度保護修繕古建築。
據了解,古縣衙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69年),坐北朝南,占地約17畝,共三進並庑廊多幢,為四合院式布局。原址現僅存二堂建築。近年來,定安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定安的古建築保護,並對古縣衙遺址進行了考古等工作。
據定安縣博物館館長蘇遜介紹,老縣衙歷經幾個朝代,經多年風雨,自然坍壞。目前正在修建老縣衙一堂、二堂、三堂及大門,按修舊如舊方法,真實還原其歷史風貌,不存在拆除一事。已由縣建設主管部門邀請相關單位對老縣衙編制修建保護設計方案,施工方正按該方案進行修建,在原址將其打造成老縣衙歷史文化公園,預計2015年年底完工。“在古縣衙遺址打造歷史文化公園,可以讓古建築更好地存留,也能讓更多的人前來參觀。”蘇遜說。
家住古縣衙附近的陳玉英老人在這裡住了大半輩子,也聽了不少祖輩傳下來的老縣衙故事。“先人留下來的東西應該保留下去,這是先人給子孫的寶貴遺產。建成公園後,環境好了,居民有了休閒去處,游客也能在舒適環境中參觀、游覽古縣衙。”陳玉英期待著古縣衙的修復和歷史文化公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