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千燈古鎮以歷史文化贏游客

千燈古鎮以歷史文化贏游客

日期:2016/12/14 10:10:10      編輯:古建築保護
    千燈古鎮,文化底蘊深厚,這裡走出了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聲震中華的偉大思想家、愛國學者顧炎武;這裡是“世界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昆曲的發源地。為了更好地傳承、發揚先祖的文化思想,自2002年以來,千燈實施了一系列古鎮保護和旅游開發工程,恢復修繕了以顧炎武故居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景點。

    經過幾年的精心修繕,千燈古鎮已有顧炎武故居、顧堅紀念館、余氏典當行、李宅、延福寺、香花橋、凝熏橋、恆升橋、沅渡泾橋等一批景點對外開放,千燈浦河駁岸、臨水長廊等得到整修加固。古鎮精致細膩,鎮區內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保存完整,塔寺佛燈、亭台樓閣歷千年而尤在。“牡丹亭”見證了一個地方曲種歷盡艱辛成為百戲之祖,“狀元台”見證了能人志士為尋求救國真理而奔走呼號,“跑馬樓”見證了徽商“創業難我祖父其慎其謙,守業難爾子孫克勤克儉”的治家過程,“致用閣”見證了一個小鎮居民成為先賢偉人的曲折人生,“千燈館”裡1000余盞燈诠釋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建於梁代的秦峰塔與“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延福寺遙相呼應,仿佛在悄悄訴說這千年的變遷。

    為了將豐富的千年文化與世人同享,千燈鎮已連續舉辦7屆文化旅游節和5屆群眾文化藝術節,今年的“第八屆千燈文化旅游節”於4月26日拉開帷幕。通過旅游節的舉辦,千燈鎮將以顧炎武思想為代表的國學文化、以昆曲為代表的戲曲文化、以延福寺為代表的佛教文化和以石板街為代表的水鄉文化不斷地推擴、發揚、傳承。

    近年來,千燈鎮先後獲得中國魅力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昆曲之鄉、中國曲藝之鄉等榮譽稱號。已形成了以水鄉古鎮風貌為背景、以歷史文化展示為特色,集尋賢訪古、水鄉觀光、古鎮攬勝為一體的旅游格局,吸引了大批的國內外游客前往游覽,2011年,千燈的游客流量超過100萬人次。
    (編輯:李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