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南京雨花台區東晉墓發現牙齒透露墓主身份

南京雨花台區東晉墓發現牙齒透露墓主身份

日期:2016/12/14 12:11:47      編輯:古建築保護
    雨花台區西善橋街道梅山村附近發現了六朝古墓,此事迅速引起了文物部門的高度重視。記者昨日了解到,現場隱藏的古墓並非一座而是兩座,年代為東晉晚期。目前對這兩座古墓的考古發掘工作已經結束,墓室已經得到保護,將來有望對市民開放。

    “揭頂法”打開兩座古墓

    3月中旬,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由於下大雨,西善橋梅山村岱山新城附近白家山的山坡上,露出了疑似古墓墓門的磚砌拱券。記者聞訊後到現場查看,果然發現了泥土中有疑似墓門,現場還散落著很多墓磚。

    記者迅速將此事向南京市文物部門反映,考古工作者隨即進駐現場展開調查,發現山坡土層下的確有古墓,不是一座而是兩座。極為難得的是,這兩座古墓表面都沒有發現盜洞,也就是說,它們都沒有被盜過。

    古墓發現後不久,文物部門就對周圍環境進行了整治,在古墓上方搭建了保護性的棚子。5月中旬,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對這兩座編號為M1和M2的古墓進行了正式考古發掘。

    據了解,從古墓的保存情況來看,不能從正面進入,如果直接拆掉封門牆的墓磚,整個墓門可能坍塌,從而導致古墓整個塌掉。因此,考古專家采取的是揭頂法,也就是從頂部揭開洞口,一點一點往下作業,逐層清理,最終進入了主墓室。

    墓室中丈夫30多歲去世

    昨天下午,記者再次探訪這兩座古墓的考古現場,考古發掘工作已經結束。記者看到,兩座墓的形制完全一樣,東邊的墓比西邊的墓稍微長一點。兩座古墓最前面是排水溝,後面是封門牆、墓門、墓室。排水溝都是用青磚砌成,全封閉式,最後交匯在一起。由於采用了揭頂法考古,兩座古墓的墓門都沒有被打開。

    透過墓頂大洞,可以看到墓室內散落著墓磚。兩座墓的墓壁都是用“三順一丁”的砌法砌成,其後部各有一個小小的壁龛,壁龛內還放著一只青瓷小碗。

    據記者向知情人士了解,這兩座古墓都是東晉晚期的,墓主是一對夫妻,東邊墓的墓主是丈夫,西邊墓的墓主是妻子,他們生前相伴,死後也要相守。考古專家在東邊墓中找到了幾顆牙齒,通過對牙齒的分析做出判斷,其墓主,也就是那位男性死者下葬時只有三十多歲。

    兩座古墓將原地保護展示

    記者了解到,這兩座古墓雖然都沒有被盜過,但墓主的隨葬器物並沒有想象的多,發現的主要是青瓷蓋罐、醬釉雞首壺、青瓷碟等陶瓷器,其中數件瓷器直接放置在男性墓主墓中的祭台上,部分還原了東晉人祭祀死者的場景。

    在兩座古墓旁邊,記者還看到了十幾根粗大的釘子,每一根都嚴重銹蝕。專家告訴記者,這些釘子是墓中的棺釘,由於年代久遠,棺木完全朽爛,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剩下這些釘子。而兩位死者的屍骨也全部腐爛,只剩下那幾顆牙齒。

    目前,梅山村兩座東晉古墓都已經被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取走收藏,按照考古界的慣例,考古發掘結束後,墓室都會進行回填保護。

    那麼,為什麼這兩座古墓要保存在原地呢?記者了解到,雨花台區相關部門正在考慮在發現古墓的白家山的山坡上,建一座市民休閒廣場,將兩座古墓原地保護展示,讓人們了解西善橋厚重的古墓葬文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