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湖北襄陽現二十七座古磚室墓

湖北襄陽現二十七座古磚室墓

日期:2016/12/14 12:14:21      編輯:古建築保護

15號墓全部用畫像磚壘砌而成,畫像磚圖案清晰,紋理精細 馬芙蓉 攝

正在挖掘中的15號墓,是27座墓中最大,也是唯一一個用畫像磚壘砌的墓室。馬芙蓉 攝

考古發掘出針灸用的銀針。馬芙蓉 攝

    今年7月,湖北襄陽考古所勘探發現27座磚室墓,分東西兩個墓群,發掘面積1081㎡,年代從東晉至隋唐,時間跨度達五六百年。墓葬群位於襄陽余家湖社區柿莊村一在建工地內。

    可能系梁朝皇室家族墓地

    近日,湖北襄陽27座東晉至隋唐時候的磚室墓,進入最後發掘階段。湖北文理學院教授、襄陽及三國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葉植21日介紹說,該磚室墓可能系梁朝皇室家族墓地。

    據葉植介紹,襄陽是南朝梁朝的發跡之地,也一直是梁朝重視之地。蕭梁時期,梁朝多位皇帝曾在襄陽當過雍州刺史。

    葉植表示,15號墓及襄陽地區出土的同期畫像磚室墓的風格與南京地區蕭梁畫像磚室墓風格非常相似,根據墓的富貴程度和畫像磚上的青龍白虎、千秋萬代等紋飾判斷,15號墓可能是梁朝皇室成員墓,墓主可能系刺史級別的高官,最低也是一位郡守。而且史載梁末攜王蕭倫葬於襄陽之岘山,本次墓葬群正位於岘山之南。

    葉植表示,該墓群還可能是一個家族墓地,15號墓是主墓,周邊是一些陪墓,“因為有這麼高級別的主墓,一般人進不來。”



    首次發現南朝醫用銀針

    根據襄陽市考古所副研究員劉江生介紹,27座墓已完成挖掘25座,正在挖掘中的15號墓,是27座墓中最大,也是唯一一個用畫像磚壘砌的墓室,研究價值較高。

    15號墓由甬道和墓室兩部分組成,墓室北部設有棺床。整個墓室由畫像磚壘砌而成,畫像磚上紋飾各異,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樂隊奏樂、供養人、侍女、博山爐、忍冬、蓮花等,畫質清晰、紋理精細。南朝畫像磚墓磚室長7.3米、寬3米、高3米,加上墓道整座墓長17米。

    劉江生介紹,畫像磚的墓主多為當地的豪強顯貴。15號墓中的畫像磚,敲擊時有金屬聲,燒磚所用陶土是經過淘洗沉澱之後選用,質地細膩。墓內還發現代表富貴身份的滑石豬、銀針、彩繪磚等物,建造有9個磚券,“說明墓主身份非富即貴”。在考古過程中出土的上萬塊畫像磚上,繪制“郭巨埋兒”的內容比較多。

    “這27座墓葬主要就是兩晉到隋唐時期,全部是磚室墓。這27座墓葬出土了陶器、瓷器、銅器、銀器、滑石器等器物有70多件,還包括一些銅錢和鐵錢。根據這個墓葬的結構、出土器物以至它這個畫像的內容、它的規模推測,它大致相當於當時的太守或者刺史這一級的官員。”劉江生說。

    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一枚銀針,劉江生告訴記者,這種銀針是針灸用的針灸針,在全國的考古發現裡面比較少見,這次出土的銀針,在南朝墓裡面可能是首次。

    “墓葬的年代應該是東晉396年,裡面有一件器物比較特殊,就是有一個裝在骨管裡面的銀針,它是醫學上針灸用的。像這種針灸用的針灸針在全國的考古發現裡面出現得比較少。我們這個魏晉南北朝的墓葬裡面,就是說M15這座南朝墓裡面,出土這種銀針可能也是首次發現。”劉江生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