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福建千年客家古城面臨拆遷改造引關注

福建千年客家古城面臨拆遷改造引關注

日期:2016/12/14 10:03:26      編輯:古建築保護
杭中路保存較好的院落(圖片來源:中廣網) 杭中路保存較好的院落(圖片來源:中廣網)
上杭縣解放路西段,當地人口中的“西門”,即將被拆除 (圖片來源:中廣網) 上杭縣解放路西段,當地人口中的“西門”,即將被拆除 (圖片來源:中廣網)
上杭解放路東段西半部分正在施工中(圖片來源:中廣網) 上杭解放路東段西半部分正在施工中(圖片來源:中廣網)
上杭縣未來的圖景(圖片來源:中廣網) 上杭縣未來的圖景(圖片來源:中廣網)

  上杭7月6日消息 (記者劉黎 葛朝興)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提到福建上杭,大家可能會想到紫金礦業,卻未必了解閩西的上杭縣是個具有上千年歷史的客家古城。上個月,名為“拯救老上杭”發的數百條微博又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到了上杭。因為當地要搞“城市建設年大會戰”,老百姓擔心會不會把有上百年歷史的民宅也拆掉。究竟真相如何?

  網民呼吁"拯救千年客家古城"

  當地人對老宅的擔憂,甚至外地人對上杭的關注源於6月初的一份文件。《上杭縣“城市建設年”大會戰實施意見》明確了上杭要從6月份開始,改造建設客家新天地等五大片區。引起爭議的上杭“南門大橋及兩岸片區”的改建,其中提到了解放路和杭中路,在老百姓看來,這兩條路上有上百年的民宅,政府部門在文件上沒有明確宅子怎麼處置,卻確定了要在10月底前,完成征地、拆遷協議的簽訂。

  當地人:突然之間,文件發下來說六七月份劃紅線,十、十一月份開始拆,十二月份全部拆完,嘣的一下,就那種感覺。拆很簡單,一個字拆,拆了就真的沒了。

  居民對拆遷范圍仍不明確

  更多的居民對自己的房子拆或不拆還不太明確,豆腐干鋪子的老板告訴記者,老街上的房子一般都是前面是個門臉做生意,一家人住在後面的房子裡。拆與不拆,縣裡做過摸底。

  記者:你們這兒快拆了,是嗎?

  當地人:聽說是這樣。做了一個摸底。

  記者:那是願意拆還是不願意拆?

  當地人:大家也願意拆,就是補償的問題。你們覺得老房子挺好的,我們都住煩啦,老房子,一下雨,全部都要霉爛,我們還羨慕你們那邊有高樓大廈。

  因為文件不夠明確,上杭的老百姓看不出自家的老房子在不在拆遷范圍內,才會引發討論和各種猜想。“拯救老上杭”的微博被大量轉發,很多在外地生活的上杭人把曾經老宅的照片發給微博主人,希望能留住曾經的記憶。一些80後甚至90後的上杭的年輕人通過網絡組織起來,希望能夠保得住他們最愛的家鄉。上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當地的一些民居也有百年歷史,上杭人的努力能留得住他們的老房子嗎?

  部分房屋拆除後會再原樣復建

  6月26號,上杭縣政府網上明確,已將南門大橋及兩岸片區組團內占地24公頃的瓦子街片區、占地4公頃的臨江樓片區劃定為歷史風貌保護區。28號,上杭縣城建局副局長阙水冰帶著記者實地走訪,阙副局長反復強調,上杭其實沒留下太多有價值的老房子,杭中路上一些院子已經被建成了小樓,像還立在原處的客家大門等最終鑒定值得保留的東西,會保留下來。

  阙水冰:很多與原來的建築風格不協調的,我們要通過舊城改造把它消除掉,把房子拆掉,按照原樣去復建。

  記者:復建都會用現代化的建材去建嗎?

  阙水冰:不一定,有些地方邊上拆下來的舊木料,另外一個區域的舊木料拿來,這是很好的。

  解放路東段的西半部分已開始施工

  上杭縣委托南京大學的專家對臨江樓地段街區進行保護性規劃,目前已經完成測繪工作。委托廈門大學對解放路的一部分做了保護性更新設計。但究竟哪些歷史建築能被保留下來,當地政府還不能確定。可以確定的是當地人熟悉的“東門”,也就是解放路東段還在歷史風貌區的范圍內。跟隨阙水冰副局長走訪解放路東段的西半部分,能聽到轟鳴的機械作業聲,施工隊人員正在道路上鋪石板、安裝地下管道,一兩間老房子已經基本完成整修,成了樣本。阙副局長說,這裡的老百姓搬走了大半,老房子的住戶不願意住在這裡。

  阙水冰:要住就進來住,很多人不愛住,都不要。

  記者:那是再掏錢去購置安置房?

  阙水冰:對!政府給它收掉,用來做辦公啊,做一些旅游景點,做商業啦,只能這樣啦。

  記者:他們再就近安置?

  阙水冰:對!

  至於“西門”,也就是解放路西段,雖然看起來老房子林立,而且老字號聚集,卻不在歷史風貌區的范圍內,將被拆除。

  記者:現在還有很多小吃,很多鋪面,打鐵、理發,那些不在歷史風貌區范圍內嗎?

  阙水冰:對對對。

  記者:那就是要拆的?

  阙水冰:對。沿街有一些是店鋪吧,裡面很多都是新的。

  記者:拆掉以後要修什麼?

  阙水冰:做安置房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