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古城開封在質疑中前行

古城開封在質疑中前行

日期:2016/12/14 10:03:16      編輯:古建築保護
    旅游開發,搞還是不搞,不是問題,問題是應該怎樣搞。

    上周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話題之一。事情的起因是有媒體報道,古城開封最近決定將老城區改造成近20平方公裡的實景人文旅游勝地,重現北宋時期的“汴京”盛景。報道中出現的“千億造城”和“清城計劃”等字眼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城市在基礎設施和功能上越發滯後,城市改造提到議事議程,而發展旅游又成為城市改造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對歷史文化名城來說,如何處理舊城改造和旅游開發的關系,是擺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然而現實是,盡管有完備的規劃並經過詳細的論證,但一些地方的歷史古跡在古城改造過程中仍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拆真古跡、造假古董”的事情時有發生。其中一個原因是地方政府官員“貪大、求新”的觀念在作怪。盡管不少項目一開始就受到公眾質疑和反對,但仍無法挽救文化遺產被毀的命運。

  開封作為7朝古都,擁有中國歷史上保存最完整的宋代文化資源,然而旅游發展確實與其他歷史名城有很大的差距。開封提出打造國際旅游文化名城,實現“到西安看看唐”之後,再“到開封看看宋”的目標,無可厚非,而要深入挖掘宋代文化資源也是理所當然的。

  開封市引起人們質疑的原因,是上面提到的“舉債千億造新城”和讓10萬多市民從老城區搬離的計劃。城市發展的目的是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如果讓市民不得不離開家園,而改造後的城市只是外表光鮮,缺乏真正的內涵,恐怕也違背了城市改造的初衷。

  其實,古城改造有很多經驗教訓可以借鑒。山西平遙古城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因為她完整保留了明清風貌的古城,被稱為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古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築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鋪都體現歷史原貌。也就是說,到平遙看到的是真實的古跡,這是那些仿古建築無法比擬的。

  在歷史街區改造方面,福州的三坊七巷和紹興倉橋直街改造的經驗都值得借鑒。紹興倉橋直街改造基本上沒有居民外遷,而是政府與居民共同出資來修舊如舊,居民居住環境得到了改善,文化遺產得以保護,也避免了拆遷帶來的負面影響。

  既然開封古城改造承載了城市發展的重任,有關部門只有吸納民意、回應民眾關切,才會消除人們的疑慮。就在人們熱議的時候,開封市政府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紛紛向公眾進行解釋。

  開封市舊城拆遷改造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孔祥成向外界澄清,開封市無意用“千億”資金來打造一個新汴京,也不是要把古城區建築全部推倒,重新建設,而是通過對老城區的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將老城區建設成為“內在時尚、外在古典”的宋文化旅游項目。

  不過,這樣的解釋似乎無法打消人們的疑慮,因為開封市委書記祁金立在微博中明確地表明了對工程的態度:“盡管記者的報道不是我們的准確表述,但開封確實需要這樣做!”對於開封“復古”戰略,祁金立不僅態度明確,還充滿信心。

  開封如何打造“內在時尚、外在古典”的國際化旅游名城?人們將拭目以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