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兒莊:復活的不僅是一座古城
日期:2016/12/14 10:03:16   編輯:古建築保護眾所周知,台兒莊的名字進入歷史,是以古城淪為一片廢墟作為代價的。70余年來,在廢墟之上重新搭建的房屋,形成了連片的棚戶區。失去古城的台兒莊,變成了一個破落的村子。直到2006年初,台兒莊區以低廉的土地價格,說動上海一家企業,投資6億元實施棚戶區改造,建設現代化城區。台兒莊將變成和千千萬萬個小城鎮毫無二致的所謂現代化城區。就在所有人都為台兒莊現代化的未來感到驕傲的時候,當地政府一個果斷的決定改變了台兒莊的命運,叫停一切房產改造,重新論證台兒莊古城的價值。
棗莊市請來不少專家進行論證和規劃,最終達成共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規定,因人類不可抗拒因素,包括自然災害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毀壞的建築,重建後可以申報世界遺產。台兒莊毀於二戰炮火,是中華民族揚威不屈的象征,也是古運河文化的縮影、符號和標志,既有政治價值,也有文化價值。
歷經3年時間,當地政府組織了共有6萬余人參與,收集線索12萬余條,史料1130多本,明清小說1279本,台兒莊老照片380多張。根據這些史料和實地調研,終於撰寫出了50余萬字的研究報告,據此描繪出了一幅連專家們都歎為觀止的《台兒莊古城勝跡復原圖》,成為彌足珍貴的建設藍圖和重建依據。於是,一個嶄新的“古城”矗立在人們面前。
從發展旅游到發展文化產業
台兒莊古城建成後,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古城成為棗莊市,乃至山東省一個新的旅游景點。如何將旅游產業多元化,將古城重要的歷史價值體現出來,答案就是把文化要素納入古城重建的規劃當中,發展文化產業。現在,在古城中有一處人氣火暴的船形街,這就是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博覽園。經過古城設計者們通過多方查證,原本的古城消防通道,經過大膽創新,建成了一艘揚帆起航的龍船,船頭和船尾巧妙地構成一座古戲台和看台,遨游於運河的千裡波濤上。沿街兩側的店鋪成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銷街區和手工體驗區,既有浙江東陽木雕、四川泸州油紙傘、安徽歙硯,也有棗莊伏裡土陶、濰坊風筝、山東面塑等。據統計,在三期工程中,台兒莊將會引入上千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文化豐富了古城的業態,提升了古城的品位,古城則讓文化傳人生活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