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冀現5座青磚古墓 疑被盜挖

冀現5座青磚古墓 疑被盜挖

日期:2016/12/14 12:28:29      編輯:古建築保護

    12月4日12時許,謝先生來電:石家莊晉州市陳家莊村的莊稼地裡,有一個儲存污水的大濠坑,近來政府部門禁止排污,裡面的水蒸發滲下去後,坑壁立面露出5座古墓。我們也不知道向哪個部門報告,還有膽大的人下去挖文物。

    ■5座古墓塌了4座

    每座直徑約2米

    昨日15時30分,記者來到晉州市東卓宿鎮陳家莊村,先向幾位老人打聽,他們說古墓就在村西路北,離馬路不遠。可再往深裡打聽,老人們都閉口不談,諱莫如深。記者請其中一位老大爺帶路,他先是很高興,可是走到半路又後悔了,騎著自行車向反方向揚長而去。

    幸好提供線索的謝先生隨後趕到,在他的帶領下,來到村西北角一片小廠子背後,穿過大片莊稼地,來到一個長100多米、寬十七八米的大濠坑旁。坑內還有不少水,呈灰綠色,水面距離坑沿將近6米。在西側坑壁直上直下的立面上,赫然出現兩個大窟窿,仔細看原來是兩座已經坍塌的圓形穹窿頂結構的青磚古墓。

    在謝先生的指點下,記者看到,濠坑東側立面還“鑲嵌”著兩座已經坍塌的穹窿頂結構青磚古墓,隱約可見墓道等結構。與這兩座古墓平行的位置,不遠處的坑壁上也露出大量青磚,疑似一座尚未坍塌的古墓。

    這5座古墓分立在坑壁東西兩側,每座直徑約有2米,墓室頂部距離莊稼地地面均為2米左右,似乎都處在同一個年代土層中。

    ■墓室有新挖痕跡,有人偷挖?

    站在對面二十米遠的地方,還能清晰地看到,東側兩座古墓墓室裡面堆積著厚厚的淤土,裡面有鐵鍬等工具新挖過的痕跡,墓室外面還扔著一個很新的礦泉水瓶子,說明最近幾天,有人挖過古墓。

    站在濠坑邊向下俯視,可以看到墓室邊上有不少腳印,可能是挖墓者留下的。古墓嵌在坑壁上,坑壁土質松軟,直上直下非常陡峭,坑裡面還有不少水,深不見底。而墓室底部距離水面只有半米高。一不留神就能掉進水裡面。誰有這麼大的膽子,冒險去挖古墓?

    謝先生是外地人,在本村打工,喜歡閱讀考古方面的書籍,對文物有一定的研究。據其介紹,晉州市小樵鎮、東卓宿鎮一帶,原本小漂洗作坊式的廠子林立,為了排放污水,就挖了一些十幾米深的大濠坑,隱蔽在莊稼地裡,偷偷蓄積污水用。

    “我聽村民們說,十多年前,用挖掘機在這裡挖濠坑時,就挖到很多文物,有瓷枕等瓷器出土,還挖出大量銅錢。一名村民現在還保存著當時挖出的銅錢,他還拿出來讓我看,銅錢上鑄有‘治平通寶’字樣,我查了一下,應該屬於北宋英宗治平年間的銅錢。”謝先生說,以前濠坑內的污水都滿著,近年來晉州市有關部門大力整治排污企業,關閉了所有小漂洗作坊,就沒有廠子再往濠坑裡排放污水,

    裡面蓄積的污水也慢慢蒸發滲去,這些古墓就又浮出水面。“我聽說,這幾天又有村民在這裡挖墓,不知道挖沒挖到文物。”謝先生說,“村民們都知道這事,但礙於情面,誰也不好意思說。”

    ■古墓的主人應該是

    當地的大戶人家

    謝先生介紹,根據墓室結構和大小,這些古墓的主人應該是地主、富農等當地的大戶人家。平民很少建穹窿頂結構的青磚墓。

    在采訪期間,幾名村民圍了過來。其中一名男子介紹,他家的田地就在濠坑的東側。“這個大濠坑是十幾年前挖的,沒聽說當時挖出過什麼文物。在俺村這種圓形古墓很多,以前我澆地,地裡有個洞,怎麼也澆不滿水,我就猜測地下肯定有古墓,水都滲到墓裡了。”這名男子說,“村東果園也曾經發現過這種古墓,附近海灘村多年前也發現過這種古墓,什麼也沒挖出來,現在堆滿了生活垃圾。”

    另外幾名村民也說,這些古墓裡什麼都沒有,沒聽說誰挖到過文物。而該村村委會主任孟憲存也稱對這些情況一無所知,他甚至還不知道濠坑裡發現古墓了。

    還有一位村民說:“以前挖濠坑時,沒有挖到過古墓。這五座古墓是濠坑裡的水蒸發滲去之後,坑壁泥土坍塌,新近塌陷出來的。”

    ■急需進行搶救性挖掘

    記者在村裡走訪,94歲的羅懷德老人說,晉州土壤肥沃,一馬平川,自古就是繁華之地,有很多大戶人家在此居住。以前陳家莊村有一座大寺,相傳是唐代貞觀年間所建,與正定的古寺齊名,隨著歲月流逝,寺廟漸漸破敗不堪。解放後,把寺廟拆了建起了學堂。前幾年,村裡還有石碑、赑屃等物,見證著往日的繁華。所以,這一帶出現古墓並不新鮮。

    提供線索的謝先生認為,肯定不止這五座古墓,那片莊稼地或許是座古墓墓群。當年挖了濠坑之後,污水滲進古墓,在墓室內淤積了厚厚的淤泥,如果裡面有文物,肯定會浸泡在淤泥中,對其保護不利。另外,此地有古墓的消息不胫而走,盜墓分子可能會盯上這裡。所以急需有關部門進行搶救性挖掘。

    晉州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也到現場進行了查看,他表示自己對考古不太了解,不知道這是什麼年代的古墓。“我們將向上級文物部門匯報,請他們派專家來勘查認定,並采取措施加大文物保護的力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