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紹興古村落何時能“復活”?

紹興古村落何時能“復活”?

日期:2016/12/14 10:02:20      編輯:古建築保護

  越城區鑒湖鎮秦望村的筠溪自然村,在早春三月的小雨中,猶如一幅圖畫:清流如弦如琴,淙淙而流,兩排古色古香的民居,相擁著兩邊青山,或台門相連,或獨立於山間,十余裡長的村莊、溪流和大大小小百余座民居,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古村落畫卷。作為離市區距離最近的筠溪,有著一半左右的老房子,卻至今未列入古村落保護的名錄之中。

  古村落已越來越少,需要搶救性保護

  筠溪的老房子大都臨山而建,因春天潮濕,許多歪歪斜斜的老房子更顯得破舊,有的老房子牆壁倒塌,有的閣樓破殘,有的窗戶倒掉。去年,已有20多座老房子出現倒塌、毀壞的情況。

  像筠溪這樣的古村落,如果能進一步保護好,就是保護了歷史的信息,但倘若因其保護成本高,一直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抓緊時間規劃保護,這裡的老房子將會更多地被拆舊建新,或逐漸地逝去。

  其實,紹興像筠溪這樣的古村落已越來越少,在越城區已極為罕見。正因為如此,它的價值也逐漸凸現出來。在秦望山下,也還有些古老的房子,但都沒有筠溪老房子成群的氣勢。

  在市區,皋埠老街一帶還有點古村落的影子,但這裡的古村落保護也沒有實施整體的規劃;斗門老街古味十足,但至今也未列入古村落保護計劃之中。在歷史文化名城紹興的周邊,許多古老的村落已漸漸逝去,這對於一個有著2500年歷史的古城而言,實在是有點遺憾。

  雨打風吹,越來越多的老房子已疲憊不堪,平水、稽東、王壇等地,許多古村落已漸漸不古,紹興古村落亟需搶救性保護。

  保護力度在加大,專項資金並不多

  近年來,紹興對古村落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冢斜等古村落已成為國家級古村落,安昌、東浦古鎮也成為國家級歷史古鎮。

  散落於古越大地的古村落,是構成紹興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基因。像著名的斯宅古村落、藏綠古村落等,都凝聚著一個地方的悠久的歷史。古城古村落交相輝映,才能顯示出一個地方古老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

  有關資料顯示,紹興市有符合省歷史文化村落認定標准的村落254個,其中古建築村落157個、自然生態村落82個、民俗風情村落15個,目前,納入省古村落保護的村有98個,納入精品古村落保護的村有12個。目前,我市財政每年撥出5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古村落保護。不過,對於紹興的大量亟需保護的古村落而言,500萬元的專項資金實在不多。

  紹興要加大古村落的保護力度,必須發動當地政府,讓有條件的地方抓緊時間搶救保護。

  他山之石,外地古村落保護可借鑒

  許多地方因古村落保護起步早,而嘗到了古村落保護所帶來的甜頭;也因為嘗到了甜頭,古村落的保護才聞名於世。安徽的西遞、宏村古村落,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每天游客如織。安徽的呈坎八卦村,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為一體,被中外專家和游人譽為“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在浙江,永嘉古村落保護起步很早,保護的力度也很大。現已形成了蒼坡、麗水街、芙蓉村等系列古村落保護群,在國內外都有很大影響。從去年開始,永嘉縣每年投入2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永嘉縣還制定出台了保護古村落的系列扶持政策。

  紹興許多古村落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但要從整體上的保護和開發而言,似乎都差了“一口氣”。如何借鑒別人的經驗,應該下大力氣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