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建水團山村
日期:2016/12/14 19:23:56   編輯:古建築保護團山村位於建水縣,在這個寧靜的小村子裡隱藏著一個頗具規模、歷經600年風雨仍保存完好的漢族民居,這在少數民族邊遠地區實屬罕見。明洪武年間,江西鄱陽縣名叫張福的商人,把生意做到了臨安(建水),看中了縣城外土地肥沃、風俗醇美的張寶石寨,於是在此安家,繁衍子孫,成為巨族。
團山村建築
團山民居的布局和裝飾與江南民居有相似之處。所有建築屋面為青瓦,白灰粉飾外牆,青磚作牆裙,每座房屋都以天井為核心,大門多在主體建築一側,通過形狀不一的過道,到達主體院落,平面布局包攬了雲南傳統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馬轉角樓"等主要形式。
團山民居各戶人家的宅院緊湊舒適,尤以梁棹窗棂間的精細木雕著稱。木雕中的人物形象、動物姿態、植物紋樣、幾何圖形,都根據各種形體采取不同的雕鑿方法,穿漏與浮雕相結合,面面俱到,技藝之高超,令人歎為觀止。那份氣派,埋藏著主人家對"儒雅"的崇尚。除木雕、磚雕、石雕外,彩繪書畫也是裝飾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詩詞楹聯遍布庭院板壁,其中一座樓的天花板上,就集中了100多幅彩繪書畫,足以顯示主人家書香世第的文化氣息。
團山村現保存完好的漢族傳統民居和古建築有21座,它們都已經被編了門牌號,成為無數戶人家共同擁有的家園。團山村的後人們就在這令人羨慕的老宅內過著自給自足的農家生活,年年迎候春燕的歸來,因為這些燕子也把它們的家築在了雕龍畫鳳的檐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