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天津鹼廠舊址亟待保護

天津鹼廠舊址亟待保護

日期:2016/12/14 19:03:06      編輯:古建築保護
     天津鹼廠位於天津市塘沽區,是由我國著名的愛國實業家范旭東先生和著名科學家侯德榜、著名企業家李燭塵先生等人於1917年創辦的,是中國化學工業的搖籃和中國海洋化學工業的發源地。其主要的生產區域分為氨鹼區、聯鹼區,此外還包括動力分廠、機修分廠、化工分廠等。由於改善城市環境和鹼廠自身發展的需要,天津鹼廠已經搬遷到臨港渤海化工園,其舊址除保留幾個建築外,其余地上遺存將全部推平,建設商業中心。 歷   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國進口鹼的數量急劇下降,中國人民只能食用“土鹼”,並且許多以純鹼為原料的工廠也被迫停工。於是,范旭東等人決心建立中國自己的制鹼廠,1914年在塘沽成立久大精鹽廠,1917年著手創辦永利制鹼公司,1922年,創辦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至此“永久黃”化學工業團體正式形成。1919年,永利鹼廠破土動工,占地約300畝。1921年侯德榜回國主持工廠建設,於1923年完成鹼廠基本建設,並采用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蘇爾維制鹼技術生產純鹼。於1926年6月29日生產出雪白的純鹼,並定名為“紅三角”牌。1926年8月在美國費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中國“紅三角”牌純鹼獲最高榮譽金質獎章,1930年榮獲比利時工商博覽會金獎。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三菱公司占據永利鹼廠。范旭東帶領“永久黃”團體骨干人員遷往四川,在那裡重建化工基地。1949年塘沽解放後永利鹼廠重新復工。1952年永利鹼廠正式實行公私合營,成為全國實行公私合營的第一家企業。1955年永利鹼廠與久大精鹽合並,簡稱“永久沽廠”。1958年~1960年,鹼廠開始大規模擴建,鹼廠有很大的發展。1968年,鹼廠擬建聯鹼工程以實現侯氏制鹼法,因故停工,於1970年再次破土興建,至1978年底聯鹼工程建成並投產。至此,永利鹼廠氨鹼、聯鹼兩大產區形成,使得永利鹼廠的發展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價   值         天津永利鹼廠是亞洲第一座蘇爾維法氨鹼廠,是中國制鹼工業的發源地和民族化學工業的搖籃,奠定了中國化學工業的基礎;見證了中國民族工業在建立之初的艱難發展;永利鹼廠在多年的艱苦探索和實踐中,逐步掌握了蘇爾維法制鹼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安裝,積累了一套完整經驗。永利鹼廠的總工程師侯德榜用英文寫出了制鹼專著《純鹼制造》,於1933年在美國出版,將蘇爾維制鹼技術公諸於世,打破了多年來蘇爾維集團的技術封鎖。1941年,以侯德榜為首的永利鹼廠技術人員,經數年研究,攻克了蘇爾維氨鹼法存在原鹽利用率低等缺點,創建了新的純鹼制造技術,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制鹼方法,對我國和世界制鹼工業做出了卓越貢獻。永利鹼廠不僅對天津乃至中國北方的化工行業的發展曾經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對塘沽城區的形成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現狀和建議         天津鹼廠(原永利鹼廠)作為一個對中國制鹼業甚至世界制鹼業有著重大貢獻的廠區,建築物和構築物至今絕大多數保存完好,仍然可為生產、生活所用。2009年12月15日天津鹼廠的聯鹼系統停車。2010年10月13日,氨鹼系統也停車完畢。2010年11月4日,天津鹼廠有關負責人接受《渤海早報》記者采訪表示,“企業將在力所能及情況下,最大限度地保護珍貴遺存,根據計劃,黃海化學研究社遺址的鹼廠廠史館、4號白灰窯、建於1918年的化鹽池以及上世紀30年代以前的部分遺留設施將做原地保留,加以保護。同時也表示,大規模保留老廠區設備沒有實際意義,企業也不贊成將有關設備的整條生產線加以保留。”2010年11月24日,天津鹼廠將要處理的設備的信息公布在二手設備網上,其中包括氨鹼區的重要設備碳化塔和蒸吸氨塔等。         文化遺產保護的原則是真實性和完整性,拆除生產線和拍賣設備將嚴重影響到遺產的完整性,當然更談不上真實性,從而將失去整個遺產的價值!我們建議:        1.盡快提升它的文物保護級別。        2.整體保護天津鹼廠廠區。僅保留幾座白灰窯等建、構築物並不能體現氨鹼法這條工藝線的價值,因此應當保留氨鹼法和聯鹼法這兩條重要的工藝流程線,盡管流程線上的建、構築物由於生產率的提高、設備損耗以及其他因素而維修、更替,但整個工藝流程線並未曾變動,而所更替的建、構築物是作為制鹼工藝的載體而存在,它們的價值是伴隨整個工藝流程線的價值而存在的。         3.立足於“工業遺產區域”綜合考慮,以天津鹼廠這一“工業遺產”為基點,結合整個塘沽的工業遺產,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保護規劃,通過系統的規劃,並分期實施,形成以工業遺產為主題的博物館、遺址展示區、遺址公園等一系列的旅游景觀,制定行之有效的旅游線路,帶動塘沽海河沿線近30處遺產的整體保護與合理再利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