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安徽肥東白龍鎮現東漢古墓群

安徽肥東白龍鎮現東漢古墓群

日期:2016/12/14 12:13:11      編輯:古建築保護

出土的磚排成“幾”字

出土的磚排成“幾”字

    去年年底,肥東白龍鎮一位村民在家附近發現了一批帶有奇異花紋的青磚、陶片和銅錢,經省考古所專家鑒定,這片田野下有一片較大規模的古墓群。昨天,省考古所考古隊正式開始了對這片古墓群的發掘,考古隊領隊董哲告訴記者,這是一片距今近兩千年的東漢古墓群,有總面積達120多平米左右的9個疑似墓葬點。

    磚塊排成“幾”字形

    昨天下午,記者在肥東縣白龍鎮三家村田野裡的考古發掘現場,下午的陽光下,這片已經被清理勘測過的田野顯得十分空曠,靠近村莊的一側露出一片被發掘的墓葬區域。走近一看是一處面積五六平方米、深度約為半米的墓坑。墓坑一側是一堆不規則彎曲排列的磚塊,錯落有致地形成了“幾”字;其余區域還有幾堆相對零碎堆積的磚塊,以及一些散落的陶器碎片。雖然考古隊員下午暫時轉移到其他區域考察,但是現場還是有三三兩兩的村民在墓葬周圍觀看。

    記者走近一看,發現墓坑裡所有的磚塊上都刻有細致的花紋,花紋的線條有弧形也有直線,在一起拼成不同的形狀和紋路,有的像流水,有的像窗格,看起來線條流暢、簡單大方。而且這些磚塊以青磚最多,也有白磚和紅磚,有的地方是三種顏色的磚塊間隔排列,看起來奇特而優美。而散落的陶器碎片顏色形狀也有差異,看起來應該是陶罐、陶碗或者陶壺一類的器皿。

    文化站站長駐扎守護

    記者在古墓群不遠的地方見到了這片墓葬的最初發現人、三家村的村民鐘城指。鐘城指告訴記者,去年12月31日他在這一片平整土地時,偶然在農田中挖出了一批青磚。剛開始他並未在意,准備拿出一塊去墊一墊附近一個泥坑,在拿磚的時候發現青磚上面有造型奇特的花紋,並且其間的縫隙裡還散落著不少一看就有年頭的銅錢,以及一些大大小小的陶器碎片。“這下我知道這些肯定是古代的東西,說不定是文物,所以就報了警。警方轉告了文物局,後來有專家過來多次考察,確定這裡是兩千年前的墓葬群。”

    在緊靠墓葬群區域的附近農家,記者見到了肥東白龍鎮文化站站長謝智。謝站長告訴記者,肥東政府非常重視該墓葬群的發掘,為了保護它的安全,不但請了村民和警方力量,而且讓他住在這裡看守現場,以免墓葬遭到不法分子的破壞。

    墓葬群曾經被盜過

    昨天下午,記者采訪了負責此片墓葬發掘的省考古所領隊董哲。董哲告訴記者,今年1月初,省考古所對這片周圍3萬平方米的土地都進行了勘測,考察出總面積120多平方米的9個疑似墓葬點。前天,他帶隊來此開始正式發掘,目前剛開始暴露其中一個墓葬的磚石部分,接下來的考察和發掘可能會長達幾個月。

    “現在已經基本可以確定這是一片距今近2000年的東漢墓葬群,本身規制不是很高,大多數是平民墓葬,但是也不排除可能會有一些有身份或者財富者的墓。”董哲對記者說:“不過這片墓葬群已經遭到過盜墓,漢墓本來就有‘十墓九空’的說法。”

    為什麼墓坑裡的磚頭會排成規則彎曲的形狀?董哲解釋說,這種情況稱為“甲”字形墓葬,在土葬中多見,磚石墓葬中相對少見些。當時下葬的時候這些磚頭其實是排列筆直的,但是由於坑裡的土分為兩種:墓坑原有的生土,和下葬後回填的填土,這兩種土的密度不同,在後來漫長的歲月中,生土被填土不斷擠壓,導致磚頭的排列形狀產生位移和變形。

    至於墓坑中的“三色磚”,董哲說,因為這些磚石是燒制的,顏色的不同是因為燒制時的溫度不同。至於磚頭上的花紋,主要是菱格紋和乳丁紋,都是典型的漢磚紋飾,在當時的磚塊上普遍使用。無論是從磚塊的花紋還是尺寸、形狀來看,都是比較典型的漢磚。目前發掘工作還剛剛開始,更多的信息還要等待進一步發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