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麗江古城舉辦拍磚會 民間智囊建言古城保護

麗江古城舉辦拍磚會 民間智囊建言古城保護

日期:2016/12/14 19:02:31      編輯:古建築保護
     “我們上午剛開完黨組會,還邀請了幾個網友參加,專門梳理、解決‘拍磚會’上的意見,束河古鎮的衛生問題馬上整改”,6月14日,在電話裡,雲南省麗江市古城管理局局長和仕勇難掩興奮。他還告訴記者:“‘拍磚會’以後每年都會舉行,也歡迎網友平時把意見留給我們的官方網站!”和局長的興奮,始於一場特殊的“拍磚會”。
       在四天前舉辦的首屆“民間拍磚會”上,麗江古城“等你來拍,拍得響亮”——近百名網絡代表、民間草根、媒體人士與古城的管理者近距離對話,為古城的保護和發展建言獻策。新鮮的是,在中國西南角一座古城裡的“官民溝通”,通過微博同步直播4個小時,引來了數十萬網民的“圍觀”。
       麗江古城的原住民不斷搬出古城該咋辦?古城的商業味是否太濃了?古城維護費到底該不該收?束河古鎮街上的馬糞與狗糞太多該如何解決?……這些在坊間和網絡上“吵”得熱鬧的“磚題”,這一次正式“登堂入室”,擺在了由政府主辦的“拍磚會”上。“接招”的一方,是由和仕勇領銜的古城管理局主要領導班子成員和所有科室的負責人。
      “既是向基層和民間尋找工作的思路和靈感,也是向社會解疑釋惑。”和仕勇這樣理解這次面對面的互動。在“拍磚會”上,對於代表們關於指示牌太少的建議,和仕勇承諾:指示牌很快會完善和增加。而關於備受爭議的古城商業化問題,他也直率地“倒苦水”,贏得了網民們的理解:來酒吧街的,有的贊美,有的貶低;但古城需要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如果將古城做成一個純而又純的文化社區,許多人恐怕又不滿意了。
        麗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外宣辦主任張文銀坦言,麗江的一舉一動牽動著許多人的目光,雖然古城比較有名了,“但如何運用新的思路和手段宣傳,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題目”。
       今年3月,麗江市玉龍縣的一場山火攪熱了網絡,其受關注程度甚至超過了奧斯卡頒獎。不少人關注到了這個契機:麗江古城如此牽動人心,何不利用網絡啟動“民間智庫”,建言古城?
      “民間智庫”的重要資源是“新麗江人”。“拍磚會”的組織者之一王治認為,麗江已經迎來了眾多來自五湖四海的“新麗江人”——他們思想活躍,除了享受古城的陽光和“小資情調”,也在謀求治理上的“表達權”。而在和仕勇看來,麗江旅游發展需要管理的精細化,這就需要面向民間。
      “拍磚會”的良好溝通也打消了參會者的一些疑慮。王治說,有些報了名的網友沒有到會,都感到遺憾,發短信說,“沒想到政府這麼開明!”和仕勇也表示,網民們的意見具體而獨到,對細化管理很有好處。
        和仕勇評價:“他們不是‘草根’,而是古城賴以生息繁榮的‘樹根’。”
  記者手記
       在麗江的民間“拍磚會”上,有一張“老外”面孔:一位法國友人提出建議,希望多一些英文網站的宣傳,希望古城吸引更多的原住民“回巢”。
        老外“拍磚”,倒也並不新鮮——麗江早就刻上了國際化的烙印。歷史上,它是茶馬古道重鎮,美國人約瑟夫·洛克的《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把麗江推向了世界;在現代,旅游為這個納西族聚居地帶來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也帶來了異域文化。
        目前,雲南建設“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麗江提出“國際精品旅游勝地”的目標新定位。然而,作為一座既不沿邊又不地位重要的古城,麗江怎樣才能不被“邊緣化”?
         這場民間的“拍磚會”或許提供了某種思路。國際化,不僅指國際航線和外國游客,更重要的是一種國際標准和包容開放的文化氣質。這種氣質的培養,不妨從自身的包容性和親和力做起。不因為民間意見瑣碎刺耳就放棄傾聽,不因為網絡傳播虛擬脫控就視而不見。
        從這點出發,充分理解和運用“網絡”、“民間”這些關鍵詞,“國際精品旅游勝地”才算是有了活的“精氣神”,才會讓“麗江的柔軟時光”更加“柔軟可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