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湘江古鎮群落的復興路
日期:2016/12/14 10:02:14   編輯:古建築保護望城區地處湘江黃金水道下游,沿江兩岸分布著靖港、銅官、喬口和新康等古鎮群落。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陸運逐步取代水運成為主要運輸方式,這些沿江古鎮陷入了發展困境。近年來,望城把古鎮保護性開發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的重要切入點,探索了一條古鎮群落的復興之路。
一是提升古鎮發展思路。古鎮群落日趨稀缺,特色文化不可復制,但只要規劃保護得當,其發展前景仍十分廣闊。基於這種認識,望城提出了建設“一江兩岸四鎮,打造環湘江生態旅游圈”的構想,著力構建集群開發、協調發展的沿江古鎮群落。我們堅持“先干不評論、先試不議論、時間作結論”的理念,大力支持和鼓勵靖港古鎮進行修復開發,僅僅一年兩個月時間,靖港古鎮就由一個破敗不堪的湖區集鎮一躍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此後,又乘勢推出喬口漁都、銅官陶城、新康戲鄉,讓四大古鎮實現了特色發展。
二是挖掘古鎮文化內涵。深度挖掘湖湘文化的歷史文脈,通過特點規劃,打造各自獨具魅力的古鎮名片。靖港以“古”為特色,堅持大保護、大利用、修舊如舊的理念,重點修繕和恢復一批明清古建築群、老字號品牌店。喬口以“水”為特色,做活水景、水樂、水產“三水”文章,成為全省小城鎮建設示范鎮。銅官以“陶”為特色,依托世界陶瓷釉下多彩發源地銅官窯,促進傳統陶藝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新康以“戲”為特色,依托源遠流長的戲曲、皮影戲、釀酒等民俗文化和技藝,積極繁榮民間藝術和文化產業。如今,“到靖港尋古、到喬口吃魚、到銅官玩陶、到新康看戲”為主題的文化品牌已初步打響。
三是強化古鎮產業支撐。把文化古鎮作為吸引人口聚集、發展區域經濟的重要載體,因地制宜規劃特色產業聚集街、區等。銅官鎮積極推進陶藝精品一條街建設,促進了傳統陶瓷產業的發展和本地居民的就業,目前該鎮已有國家級陶藝大師一人,省級陶藝大師10人,手工陶藝作坊12家。靖港古鎮通過發展旅游業,景區內居民僅靠出售芝麻茶、甜酒、紀念品等,每戶每年純收入就可達近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