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願者測量小墩台距離,遠處清晰可見電力風車及未完工的塔柱。
(長城志願者“司令(網名)”提供)
近日,長城志願者組織“長城小站”在張家口赤城縣一帶,發現一處罕見的長城“五連墩”遺跡。然而志願者也同時看到,一個較具規模的風電項目正在不遠處推進施工,遺跡處境堪憂。記者昨日獲悉,在志願者的大力呼吁下,省文物局領導高度重視,表示將派出文物督察人員前去調查處理。
驚喜發現“五連墩”
“五連墩”指的是長城上一種獨特的烽火墩台建築,只是它不同於常見的單體建築,是由一座大墩台和五座小墩台組成的墩台組。這種墩台組在西部如甘肅省境內的長城上有少許分布,而在東部長城上則相當罕見。“五連墩”是明代極為重要的傳警防御設施,清代仍有使用。
“長城小站”是一個以宣傳保護長城、研究考察長城資源的民間志願者組織。日前,“長城小站”志願者們在位於張家口赤城縣獨石城正西方向約8公裡的山頂上,發現了一座巨大墩台,高度約7到8米。墩台向北2米,當地著名的孟家窯長城自東向西蜿蜒而過。在墩台南側的斜坡上,由北向南依次排列著5座不太顯眼的小墩台,其間相距9到11米不等,最北邊的一座與主墩台相距54米。由於年代久遠風化嚴重,加之植被覆蓋,五個小墩台的殘跡從遠處已不好辨認,只是在走近後,能夠看到一字排開的五個石砌小墩的殘留痕跡。
志願者依此推斷,這裡極有可能就是“五連墩”遺跡。後經長城專家現場勘查,確認志願者發現的該處遺跡確屬“五連墩”無疑。
據志願者介紹,他們常年從事長城考察,在河北境內親眼見到“五連墩”遺跡,還是第一次。
“五連墩”處境告急
然而,在為這個“偉大”發現驚喜的同時,志願者們也看到令他們揪心的一幕。
一台挖掘機正停在距長城牆體和墩台附近的山坡上,一個巨大的風電塔柱地下基礎部分剛剛水泥澆築完工,該塔基距“五連墩”主墩台和城牆約150米,距最南邊的小墩台僅50余米。抬頭遠望,周圍的山頂上已經矗立起一架架已經完工和尚未完工的巨大電力風車。
志願者經多方了解得知,這裡正在實施大規模風電項目。“假如在這個距離半徑下施工,那麼這個‘五連墩’遺跡必毀無疑。當然,我們不是說誰在有意破壞,因為這些小墩台的確很難辨認出來,大多數人對其也少有了解。不過現在既然知道它是罕見的長城資源,我們就應該想辦法保護它,讓它免受損毀。”長城志願者在向記者講述現場情形時顯得憂心忡忡。
文物部門將介入調查處理
6月14日,近來一直關注“五連墩”遺跡的長城志願者們再赴赤城縣,打算視風電施工動向采取志願者力所能及的“勸谏”措施。但這一次令他們稍稍松了一口氣——那台挖掘機已經開走。
“真是值得慶幸,那台挖掘機已經開走了,長城及其周邊附屬設施尚未遭受直接損毀。但是‘五連墩’的處境尚不樂觀。”昨天(17日),剛剛從赤城縣歸來的長城志願者告訴記者,按照《長城保護法》規定,嚴禁在現有長城200米距離之內搭建各種設施。如此看來,距離“五連墩”最近的風車已經越過了法律規定的保護范圍。假如風車建成,風電機組開始工作,勢必會使這裡的墩台和城牆受到影響。如何既發展了風電事業,又不要以犧牲文化遺產為代價,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17日記者獲悉,在志願者們的呼吁下,長城專家在現場考察後,已將此情況通報給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局領導對此非常重視,表示將責成文物督察部門前去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