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國境內的田野文物以其范圍大、分布廣的特點成為文物保護難題,而今該現狀隨著科技的應用有望得到改善,目前陝西省在田野文物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中,采用高科技構建的“電子守陵人”,已在唐泰陵和唐建陵全天候“上崗”。
陝西文物資源豐富,截至2011年10月17日,陝西省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49058處(古遺址23453處;古墓葬14367處;古建築6702處;石窟寺及石刻1068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3213處;其他255處)。
近年來,在中國的許多地方,受暴利驅動,盜竊、盜掘、走私文物等犯罪行為時有發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歷代皇家陵墓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且犯罪活動呈現職業化、智能化趨勢。近3年來陝西省公安部門共破獲各類文物犯罪案件367起,追繳各類文物1500件,其中一級文物10件,二級文物106件,三級文物101件。
據了解,此次陝西建成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除包括360度旋轉的攝像頭外,還有紅外線攝像頭和熱成像攝像頭等高科技。通過這些高科技設備可以清楚監測夜間陵區內及周邊情況,夜間進入陵區內物體超過設定溫度自動報警,解決夜間及能見度低的惡劣天氣下難以准確判斷、發現、鎖定文物犯罪的行為,便於實施24小時監控。在裝備了高科技的技防設備後,田野文物保護做到技防、物防和人防相結合。
陝西省文物局督察與安全保衛處處長駱希哲介紹,除唐泰陵和唐建陵之外,總投資2600萬元的雍城秦公陵園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已開始施工,一期工程將於今年年底建成使用。
據悉,“十二五”期間,陝西省的唐18陵、漢11陵將全部安裝高科技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