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發現周代遺址 印證古驿昔日繁華
日期:2016/12/14 12:11:09   編輯:古建築保護 在一工程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在襄州區古驿鎮發掘出大片從周代至漢晉時期的遺址和墓地。其中,宋灣遺址被初步判定為兩周時期的遺址,車屋程家則發現了二十余座東漢墓葬。
古驿鎮位於樊城北部30公裡處,曾是古時的驿站。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考古發掘目前正在古驿鎮進行,遺址和墓地的發現印證了古驿鎮昔日的繁華。
宋灣遺址現神秘貝殼堆
古驿鎮宋灣遺址考古工地負責人王偉介紹,在宋灣遺址現場,已發掘出壕溝、水井、灰坑以及漢代墓葬5座。其中,灰坑發現了紅陶鬲、竹節形豆柄、附加堆紋陶片、獸角等,地面還暴露著少量菱形幾何紋、單面繩紋的墓磚。王偉表示,從器物形制可初步判定遺址的時代為兩周時期,墓葬年代大致為東漢時期,墓主人或為低級貴族。
王偉介紹,在此次發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3處整齊擺放在草木灰上的貝殼堆。它們並不是隨意丟棄的,而是有意擺放在一個區域內。這是象征錢財,還是當地在周代時祭祀的某種民俗?王偉表示,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據初步判斷,貝殼來自旁邊的白河。這些貝殼將整體搬運到實驗室,通過3D掃描進行研究。
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稱,宋灣遺址為本次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文物調查時首次發現,該遺址的科學考古發掘將填補本區域內兩周時期遺址發掘的空白。
車屋程家現東漢墓葬
車屋程家墓地位於古驿鎮宋灣村北側。2016年6月,廈門大學考古隊進駐,開始對宋灣村以及干渠經過的周邊其他地區進行調查,發現了二十余座東漢墓葬。“從大量漢代菱形紋、回紋、幾何紋墓磚和地表遺物判斷,墓葬年代基本為漢代。”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王新天說。車屋程家墓地現已發掘墓葬12座,出土陶狗、陶灶、陶井、青銅洗等各類隨葬品五十余件。“其中,青銅洗比較珍貴,起碼是國家二級文物,由此推測墓主人是個富裕的莊園主。”王新天說。
印證了古驿昔日的繁華
古驿坐落在南北通道上,或因寨堡、或因驿站、或因巡檢而聞名,在周代至漢晉時期應有大量人群居住。王偉介紹,兩周時期古驿鎮所在的區域是鄧國、申國、楚國的交界處。古驿又是水路交通要道,這裡曾設有一個大驿站。南宋時,孟珙曾用八千人在此設寨,殲滅數千金兵,收降百姓三萬余人。
宋灣遺址中發現壕溝建在白河旁,這在當時起著護城的作用。王偉推測兩周時期此處建有小城。多座較具規模的漢代墓室及豐富的陪葬用品,也可印證古驿曾經比較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