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陝西臨潼發現屈肢葬古墓群

陝西臨潼發現屈肢葬古墓群

日期:2016/12/14 12:24:53      編輯:古建築保護

圖為出土的文物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5日透露,考古人員在位於西安市臨潼區的秦始皇帝陵附近發現45座單人屈肢葬秦墓。據推測,墓主人疑似為修建秦陵和兵馬俑的監管人員及工匠。

    據介紹,考古人員2013年在西安市臨潼區境內清理發掘了一處古墓群,距離秦始皇帝陵約5公裡。經勘探,墓葬分布區范圍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寬約300米。

    在其中面積約6500平方米的區域內,共發掘墓葬50座,包括秦墓45座,漢墓1座,晚期墓葬4座。這些秦墓的墓葬形制為豎穴土坑墓和豎穴墓道洞室墓,均為一棺結構、單人屈肢葬。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孫偉剛介紹,發現的這些秦墓級別不高,但出土的部分陶器上有“麗”字陶文,對揭開墓主人身份具有重要意義。

    文獻記載,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在帝陵附近置麗邑。麗邑裡居住有修建秦陵的工匠和監管人員,也設置有軍事機構。

    孫偉剛表示,由“麗”字陶文可初步判斷該墓地為從屬於麗邑的一處小型秦墓地,墓主人是為秦始皇帝陵建設服務的。

    根據近些年秦陵周邊發現大量“麗”字陶文,他推斷麗邑當時已形成了一定規模,有大量制陶等手工業作坊,是秦陵建設物資來源地之一。參與秦陵修建的勞力,大部分為關東六國的自由民。麗邑或許設置有軍事力量,對其起到監督和震懾作用。

    “這些秦墓的墓主,可能是建造秦陵過程中的各類工匠,也有可能是監工。要真正確定他們的身份,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古證據支撐。”孫偉剛如是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