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雄發現雲南最大天坑溶洞群
日期:2016/12/14 12:20:36   編輯:古建築保護 本月初,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研究所的專家,探訪地處滇東北的昭通市鎮雄縣,實地了解當地的天坑溶洞資源“家底”,揭開了大鍋圈天坑群等被專家們贊歎為“奇、特、險、峻、秀”的喀斯特地貌奇觀異景的神秘面紗。經過科學考察與全面論證,得出“鎮雄發現雲南最大天坑溶洞群”的結論。專家建議加強保護這些獨特、奇絕而宏大的地質奇觀,盡快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綜合開發旅游資源,連片打造旅游景區,“不要辜負上天的恩賜和眷顧,讓更多的人來暢享這大自然的傑作”。
探秘之旅
鎮雄查明共有溶洞204個
鎮雄地處雲貴川3省接合部和雲貴高原北部斜坡地帶,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質景觀多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高原峽谷地貌、砂巖地貌、地質災害遺址、古生物化石遺跡和古人類遺址。
喀斯特地貌包括天坑、溶洞、石林、天生橋、塌陷溶斗、地下河,其間的探秘過程異常艱難和艱險,稍有不慎便會迷路或被困,一失足就容易墜落於懸崖、深洞或暗河。盡管過程步步驚心,仍未阻止科考人員和救援人員勇往無前的步伐。
近年來,為了探明上述地質景觀的情況,昭通市、鎮雄縣兩級國土部門幾乎每年都要派出科考隊和工作隊,對中屯鎮“小山峽”溶蝕侵蝕峽谷溶洞群、魚洞鄉白雲洞、木卓鎮仙人洞、花山鄉小石林、芒部鎮茶園石林、五德鎮天生橋、五德鎮大鍋圈天坑群、母享鎮穿洞、果珠溶洞群等喀斯特景觀進行實地探秘和考察,再建檔保存。
今年4月,鎮雄縣旅發辦組織人力物力,對全縣所有溶洞資源展開了拉網式摸底排查,查明鎮雄共有溶洞204個。
發現雲南最大天坑溶洞群
6月5日至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研究所的5位專家深入鎮雄,實地踏勘了仙人洞、落水洞、硝洞、躲軍洞等10多個洞穴。在每個資源點,科考隊都要冒著生命危險,采取繩子吊人降落、徒手攀越懸崖絕壁、徒步蹚過地下河水等方式,深入天坑和洞穴實地考察,並記錄科考數據、拍攝影像資料,得出“鎮雄擁有的五德鎮大鍋圈天坑為核心的天坑溶洞群,保守估計為目前雲南最大”的權威科考發現。至於它在全國天坑群的具體排位,還需進一步進行對比考察才能確定。
位於五德鎮新寨村的大鍋圈天坑群海拔1440米,距離鎮雄縣城51公裡,占地面積約600畝,包括6個大小不等的天坑,其中最大的3個天坑分別是大鍋圈、小鍋圈和三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