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員在“唐代最大規模磚瓦窯場”陝西富平桑園遺址,新發現幾處可能是唐開元年間修繕火災損壞唐定陵用的磚瓦窯址。
記者了解到,唐十八陵中有十一座都在附近發現有磚窯遺存,數量在三至七座不等。桑園窯址的窯群與唐中宗定陵陵寢、地宮建設密切相關,自1995年首次試掘以來,考古人員對該窯址進行了多次考古勘探。
此次新發現的磚窯位於遺址北側,發掘出兩座體量巨大的窯爐,為歷年發現之最。同時該區域出土了大量的手印磚,手印磚出現於唐中宗時期,唐玄宗時期逐漸流行。
考古人員在窯場中心位置,發現了兩組東西向分布的窯爐。鑽探得知這一區域共分布窯爐48座,以燒瓦為主。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於春雷介紹,此處與其它窯爐的不同,在於它東西向的分布,而其它窯爐都是南北向。專家判斷,這些窯和其它窯是不同時期的,應是後期維修時為定陵提供瓦的窯爐。
唐定陵是唐中宗李顯的陵墓,曾在開元年間遭遇火災受到較大規模損毀。專家根據出土實物分析,新發現的窯址可能建於唐開元年間,為後期維修唐定陵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