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湖北棗陽郭家廟發現春秋樂舞遺存

湖北棗陽郭家廟發現春秋樂舞遺存

日期:2016/12/14 12:22:53      編輯:古建築保護

    近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荊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棗陽市博物館等組成的考古隊,共同對位於棗陽市吳店鎮的郭家廟墓地的曹門灣墓區被盜墓葬進行了發掘清理。

    昨日,記者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該墓地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群,截至12月底,共發掘墓葬29座、車坑一座、馬坑二座,共出土青銅器四百余件(套)、玉器近百件、陶器五十余件、漆木器三十余件等。專家判斷該墓地應是目前所見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國的國君級別墓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該墓地發現一處春秋早期大型樂舞遺存,為目前所知最早,填補了從西周早期到戰國早期近五百年間大型樂舞發展史的空白。此外,還發現了歷史上最早的編鐘木架和較早的麻制品。

    首現史上最早編鐘木架

    據記者了解,郭家廟墓地位於棗陽市吳店鎮東趙湖村一、二組,南臨漢江支流滾河,坐落在一條崗地上,總面積達到120萬平方米,分為郭家廟墓區和曹門灣墓區,在歷史上多次遭到盜擾。為了搶救性保護郭家廟墓地文物的安全,考古人員於去年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此次,考古人員發掘的重點是一號大墓,為斜坡單墓道的巖坑墓,東西向,長11米,寬7.8米,墓室長11.3米,寬8.5米,深8米。墓道、墓室長寬基本相等,其形制在春秋時期墓葬中較為特別。該墓葬在歷史上被盜,近年也有盜擾,但椁室的木頭保存較好,長約6米,寬約5.6米。棺木保存也較好,上面彩繪圖案及絲織品仍可見,考古人員初步判斷可能是多重棺。大件銅禮器雖被盜,但仍出土大量的兵器、車馬器、玉器以及漆木器,還首次發現歷史上最早的編鐘木架以及歷史上較早的麻制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