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區仙林湖南面,最近出現了一個‘考古現場’。”日前,有讀者報料。記者實地查看並采訪業內人士後得知,這是一處在南京地區不算多見的古代窯址,和2010年在棲霞堯化門發現的宋代古窯非常相像,是一種“饅頭窯”。
可能是古代的“饅頭窯”
在周邊某工地上打工的范先生告訴記者,前一陣子,這個地塊上有人在“施工”,打聽了一下,原來是搞考古,前後持續了一段時間。這些大坑就是考古結束之後,考古人員撤離後留下來的。和記者一起前去查看的考古愛好者小王表示很奇怪,他說,南京地區的考古現場,挖出的大坑往往是墓穴,但此次發現的大坑很奇怪,很明顯不是古墓,它們究竟是什麼呢?
記者將現場拍攝的圖片發給南京考古界一位資深人士看。他告訴記者,這是典型的古窯址,在南京地區較為罕見。從圖片上看,可以看到現場發掘出了古窯口最前面的工作間、窯門、火膛操作平台、火膛、窯室等組成部分。大的那個窯,八組豎著擺放的磚塊其實是形成了九條煙道。煙道後面就是火膛。從現場看,火膛後頂部還有排煙口。小的那個窯,六塊豎磚,砌出了七條煙道。
這位專家告訴記者,這種古窯一般都是用黏土砌築的,在高溫燒制下,黏土會被燒得堅硬如鐵,窯壁也光滑油亮。“我們將這種窯稱為饅頭窯,你看,它們的外形像不像饅頭,這些窯在歷史上可能是燒制陶瓷制品或者為周邊居民燒制建築材料的!”